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儒道至聖> 第337章 策論雙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7章 策論雙問 (1 / 2)

方運道:"若是這樣,人人選的三篇策論都是十國,妖蠻和安民.但實際上進士不可能都選這三篇,聖院應該有什麼手段避免吧?"

董知府道:"自然.若強行選這三題,答得不好,那便是自不量力,不會取捨,在答題前就已經敗了.而進士又不是隻取主政一方的大員,工部,戶部和刑部等都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寫滅妖蠻策論得乙的人去刑部,遠遠比不上寫法理策論得乙之人.若兩人評等相同,那麼後者成進士的可能更大,因為我景國缺精通司法的進士.若是兩人都落榜,那不出意外,後者有很大可能成為‘同進士’,即景國向聖院索要的追加進士的名額."

"原來如此.若想成為進士前三,那最好寫這老三篇策論,若想更容易中進士,那便應該避開老三篇中的至少一篇.舉人試雖然和進士試不同,但為了日後的進士試準備,最好是舉人試選什麼,進士試就應選什麼."方運道.

"不錯.你要爭的是狀元."

"學生謹記."方運道.

"另外,因文曲星動,今年的舉人試和進士試的名額有所增加,這對你來說有喜有憂.人多了,你爭狀元的機會就小一些,這是憂.至於喜,那便是我國今年額外多了三十個同進士的名額."董知府道.

方運先是一喜,因為景國去年也只錄取三十位進士,今年就算加倍取六十,額外的三十個同進士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隨後方運一愣,道:"喜?莫非這同進士的名額跟我有關?"

董知府笑道:"當然與你有關.在你出聖墟前,聖院的人說你第一次書山過了三山二閣,而武國和慶國的秀才不知為何大批失敗.惹得半聖認為兩國學子不堪造就,所以把另外兩國的同進士名額奪了一部分,分到咱們景國.不過現在我們才知道,你何止過了三山二閣.你都已經入了第四山!那三十同進士必然會銘記你的大恩.這是一份沉甸甸的人脈!"

方運點了點頭,這次沒有客氣或謙虛.景國這三十個同進士,完全是他在書山努力爭來的.

"這次封爵,也會考慮到這個因素.爵位可能只是從三品文侯,但別的賞賜會很重.好了.我們繼續說策論.策論中的十國,妖蠻和安民是大分類,而真正的考題有時候是一句話,有時候是半聖寫的幾百字,有時候甚至乾脆摘抄古書的故事."

方運輕輕點頭.

董知府又道:"進士試和舉人試不同.進士試之所以出現老三篇,乃是因為進士試是為人族選人才,所以題目極大.但舉人試則主在為國選賢良,所以我便從歷年的策論中選三題.你在黃昏前快速答出,不求完善無缺,旨在讓我摸清你的長處和短板.等你答完三題,我評判完後.再給你留十題,明日晚間我會來評判."

方運面露苦色,別人答三篇策論至少用十二個時辰,自己倒好,最多有三個時辰的時間.

"你少在那裡裝蒜,我知你文思敏捷,又有上品奮筆疾書,定然可以完成.準備好紙筆!"

董知府說完,從桌子上拿起毛筆,思索了十幾息,提筆書寫,一邊寫一邊道:"我選十九年前的舉人試題目三篇,你來作答."

不多時,董知府寫完第一篇題目,遞給方運,道:"你先答這篇策論."

方運接過一看,微微皺眉,這篇策論題目是雙問,開頭就是"聖教化,君國政.明德之君,知固本重農,治兵修備."

這篇題目後面就是圍繞前面發問,眾聖負責教化,而國君負責政務,真正的國君應該首重農事與軍務,那麼作為一國讀書人,應該如何為國君獻策.

方運沒有立刻作答,而是先思索這農事與軍務的關係,因為這種題叫"雙問".

方運心想雙問題在進士試中都不多見,那年的舉人試中竟然有這題,深覺十九年前的舉人倒黴.

十國重經義,所以經義已經被考生們研究到每一個細節,而詩詞和策論雖有研究,但書籍很不容易買,方運只看過十七本有關策論的寫作指導書籍,而那些書中的解雙問之法太過模糊.

奇書天地中也不可能有雙問的解答之策,方運只能靠自己.

當時,方運收集了能找到近年所有雙問類策論題目,共三十二題,然後找出這些題目的範文,共一百七十篇,然後反覆閱讀優秀策論和差等策論,對比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再尋找優秀策論之間的相同之處.

經過一天的努力,方運終於發現雙問策論的要點在於"關聯""並重"和"統一",而明白了這個觀點,方運再對照那卸文,發現凡是這三點能寫好的,大都是甲等,而寫好兩點的,至少是乙等,那些差等策論除了答非所問的,大都是沒把握好兩點.

方運思緒紛飛,把自己總結的經驗用在這道策論題目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