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儒道至聖> 第2434章 社稷之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34章 社稷之主 (2 / 2)

方運卻微微一笑,統一回復致謝,並不多言。

身為讀書人,當揹負一族,區區一國豈能奈何?

過了許久,眾官在回過神了,祝賀不是,不祝賀也不是。

若是當眾祝賀,簡直是把太后和景君架在火上烤。

不祝賀,又有點藐視社稷之主。

那禮殿的大學士林守巖還在看著方運,別人沒有覺察方運的用詞變化,但他第一時間發覺。

方運在說那句話的時候,不是自稱本相、本官或微臣,而是稱“本聖”,這意味著,方運並不僅僅是以左相身份頒佈這個禁令,還是以虛聖之身。

林守巖手碰官印,傳書給禮殿閣老,內容只有七個字。

方運欲悖逆大禮!

方運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林守巖,隨後繼續道:“尊禮一定要尊,但不能像我那般尊。我當時只執迷於孔聖的那幾句話,卻忘了孔聖對禮的看法,還有另一句話,在《中庸》之中。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方運繼續道:“這句話有不同的解釋,但聯絡《論語*八侑》中相似的話,我們便得到較為正確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知道夏朝的禮,但繼承夏禮的杞國已經勢弱,沒有儲存好夏禮,沒有辦法佐證。孔子學過商朝的禮,但殷禮在宋國也只是殘存,也不足以證明孔子的對錯。孔子學過周禮,現在廣為流傳和使用,所以,孔子不去遵從夏商之禮,而遵從周禮。”

“很多人認為,孔聖之所以遵從周禮,是因為周禮完善,而夏商兩禮殘缺。但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今用之’。有人說,這是在說孔聖自己用,大錯特錯。聯絡其他書中孔聖對禮的看法,本聖在《中庸新注》中說過,孔聖不是不喜歡夏禮,也不是不喜歡商禮,而是他認為,夏商的禮教不能適應新的時代,已經被歷史拋棄,即便殘存,即便孔聖自己知道,也沒有用,根本無法推行傳播。周禮卻不同,流傳很廣,並且有實用性,孔聖遵從周禮,推動周禮,便是因為當時只有周禮能適應那個時代,也只有周禮能形成統一的禮道,也只有周禮能結束那時候的紛亂。”

“換言之,並非是孔子順從周禮,而是孔聖借周禮之名,定國安邦,撫民治亂!”

這句話如同驚雷一般,震得所有官員耳朵嗡嗡直響。

人族歷代先賢,沒有誰針對這段孔聖之言得出如此誅心深刻的解釋。

方運停頓片刻,掃視全場,緩緩道:“簡而言之,若有新禮,雖聖人亦從之!”

所有人都意識到方運有一句更直白的沒有說,那就是,孔聖其實一直在假借周禮創造和實行新禮!

大道之音,驟然響起。

千里之內,嘹亮的聲音重複方運的話。

京城的護城河中,龍門出現,萬魚爭躍。

朝中上下官員,無一人反對。

沒有誰敢在這個時候冒著文膽碎裂的風險去反對大道之音。

禮殿的林守巖死死握著拳頭。

因為,禮殿閣老已經回覆他,只有四個字。

靜觀其變。

但在大道之音響起後,林守巖緩緩鬆開拳頭,細細琢磨方運的話,拋開一切頭銜,迴歸讀書人的身份。

那些反對方運的官員們面色灰白。

即便再蠢,這個時候也已經明白,這一切,都只是方運的圈套。

方運若是推行新禮,若是直言禁止恢復古禮,定然會被朝野上下反對,禮殿也必定悍然出手。

別說方運,即便是一位半聖強行禁止恢復古禮,都可能導致聖道根基不穩。

所以,方運才用迂迴之法,欲擒故縱,逼滿朝文武甚至全人族大量讀書人反對,然後,再在恰當的時候丟擲先前準備好的著作,十虹橫天,避免自己陷入死局。

最後,再到金鑾殿請罪,吐露真正的用意。

亂復古禮者,天下共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