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眾聖世家的子弟都想讓自己的先輩達到立德之位,與九位人族頂天立地的古人並列,所以形成了曠日持久的爭論,直到現在,許多世家子弟堅持自己的先祖也達到立德的標準。
三不朽,是每個讀書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董文叢自認為很難封聖,所以一直尋求青史留名的機會,直到今天,他已經確信,在方運的幫助下,自己已經半步邁入青史留名的行列,再向前一步,便可能立功
董文叢沒有完成三不朽的野心,只要完成立功,那便能光耀百世。
在場的官員一開始只是疑惑,但很快明白,對抗刑殿,即便是虛聖也要付出代價,正常的讀書人都不會蠢到如此做,方運更不可能,那麼,方運即便對抗聖殿都在所不惜,必然所圖甚大
難道是為了這個在場的大多數官員都想到了這一點。
隨後,大部分官員認為可能性很大,因為人族真正能影響到平民的報刊,只有一份,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並不大,很多人就是看個熱鬧而已。
但是,篇幅有限,要釋出全人族的訊息,自然會遺漏很多也算得上重要的訊息。
很多時候,的訊息都不如論榜上全面,但只有舉人且有官印的人才能去論榜,民眾只能透過高文位的讀書人才能知道論榜上發生了什麼。
不過,許多官員暗暗搖頭,這個所圖甚大,牽扯甚廣,即便以象州為試點,也不會很快普及,就算普及,各世家與各國皇室必然會出手,以方運現在的力量,最多是影響整個景國而已。
董文叢把眾官的反應看在心底,心中卻嘲笑這些官員眼界太淺,同時對方運更加景仰,因為董文叢發現,當年方運的佈局,已經可以支援輻射到人族各地
早在數年前,方運就在各地建立方氏藏書館,共享教育資源,在各地紮下根,除了在少數幾個州被打壓過度,反響平平,在大多數地方都有影響力。
普通百姓讓自家孩子去方氏藏書館學習,不僅僅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甚至已經成了規矩或風俗
人族對知識和進步的渴求超出想象,很多時候只是沒有渠道,而方氏藏書館就是繼孔子打破壟斷官學之後,最大的一次教育普及。
方氏藏書館名為藏書館,實際早就按照方運的計劃,按部就班擴大,開始插手教化,開辦私塾甚至更大的書院。
方運把方家九成的收入所得用來開拓與方氏藏書館相關的行業。
董文叢可以確定,一旦方運要創立,那方氏藏書館的力量就會發揮出來,只要的規章制度形成,只要聖院開禁,各地的必然會如雨後春筍出現,絕對不會弱於各世家或各皇室。
董文叢望著方運,突然感到背後發寒,方運的詩詞文章,樹立權威;方氏藏書館的免費政策,收買人心;建立,則是佔領百姓的頭腦
“看來方虛聖早就在計劃這一切,否則增刊一出,他不會想到這一切,也不會做出這一切。”
其餘官員都覺得方運可能要做大事,但都看不太透。
慶官的領軍人物聶長舉望著方運,心中突然感到不安,總覺得自己和管翼要倒大黴,但又不知道方運會做什麼。
...唐家三少的手遊釋出啦,想玩的書友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行下載安裝 手遊開服大全 搜尋 sykfdq 按住3秒即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