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和雜家讀書人看著這些兵家人的言論,氣得恨不得掐死他們。
雜家與兵家一直有矛盾,畢竟雜家基本都是文臣,而兵家都是軍人,雙方之間的鬥爭綿延各處、持續千年,從未中斷過。
再加上許多兵家天才慘遭雜家文臣迫害,失去封聖的機會,兩家結怨甚深。
兵家人思維向來縝密,軟硬兼施,在各方面絲毫不下於玩弄權術的雜家,即便是在論榜論戰也不吃虧,你一言我一語把雜家人和慶國人揶揄得啞口無言。
慶國人論戰不過兵家人,又把矛頭指向方運。
一位宗家大學士親自在論榜發文章,帶領一大幫慶國人討伐方運。
“在人族危難之際削弱慶國,不可理喻,簡直是在幫妖蠻削弱人族,為妖蠻開始第二次兩界山大戰當急先鋒”
“兩人私仇,竟然波及一國,慶君有錯,方運更可恨”
“我慶國萬萬千的讀書人,在方虛聖眼裡竟然比不過幾個罪犯,令人心寒,這種人,豈能當天下師”
“狗屁天下師,無非是董聖隨口說的玩笑話,他不過寫了幾首歪詩,豈能當天下人的老師,只有孔聖才是唯一的天下師”
“方運先編造故事侮辱我慶國,又斷我慶國文曲星光,定然是早就謀劃好,誰知道那十幾口人怎麼死的,說不定是栽贓”
方運本來並不在乎這些人的攻擊,但看到慶國人竟然拿死者當武器攻擊自己,吃著人血饅頭,即便已經是正心大學士,不應被外物影響,心中也平添憤怒。
“你們每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牙縫裡都塞著死者的肉,嘴角都流著死者的血我方運,在巴陵城等著你們,等你們在我面前重複你們在論榜說過的話來巴陵城的路費,我替你們出”
當方運回復這篇文章後,慶國人在極長的時間內沒有回覆這篇文章,反倒是景國人和其餘各國人佔領這篇文章,對慶國人口誅筆伐。
那些讀書人不是理虧,而是被方運的最後一句話嚇到了。
方運只出去巴陵城的路費
那回來的路費呢
沒人能在方運面前侮辱死者後活著離開
放下官印,方運進入總督府,步入書房,提筆書寫。
很快出爐,並形成加急傳書,傳遍象州所有衙門,在看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許多衙役熱血沸騰。
“請諸位原諒我未能保護好潛伏在危險中的英雄衙役,但,請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們為英雄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