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當年的天演戰詩,傳世藏鋒詩讓聖元大陸大量的武器變成了“屠妖兵器”,原本普通兵器無法傷到蠻將,只能傷到諸如眼睛之類的弱點,但屠妖兵器則能對蠻將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能對蠻帥造成輕微的傷勢。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屠妖兵器的效果越來越弱,人族也已經覺察,正在想辦法補救。
一旦屠妖兵器對蠻將無用,那麼人族的死傷將會成倍增長。
方運得出欣慰的結論,近期內景國沒有太大的危險,畢竟東海龍族的水族在認真作戰。
東海水族也並非萬能,水族只有在下雨天才能在陸地出戰,若是在太陽照耀的大熱天戰鬥,水族在陸地上的實力連原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每次水族出戰,必然會有水族王者行雲布雨。
大面積行雲布雨對真龍來說易如反掌,對大龍王來說也很簡單,但對普通龍王來說,若連續使用,對身體負擔很大。
所以後來水族經常是隔一天出戰一次,中間的那一天只出動像龜族和水蛇族等一些對水需求不大的種族。
最後,方運仔細檢視有關兩界山的訊息。
兩界山的戰鬥更加慘烈,一次戰鬥往往以月計算,每天十二個時辰永不停息。
孔聖文界已經陸陸續續派出五百萬大軍,現如今只剩一百萬
方運發現,聖元大陸和兩界山的讀書人都輕視孔聖文界的人,因為文界人的實力明顯較弱,而且文界人防守的兩界山部分經常被妖蠻攻上城。
由於畢參之戰耗時長久,許多將士變得急躁,經常拿文界人洩憤,動輒諷刺嘲笑,使得文界人成了受氣包。
方運輕嘆一聲,頗為無奈,兩界山戰鬥太殘酷,而文界人又是第一次參與這種規模的戰鬥,經驗不足很正常。別說文界人,就算是聖元大陸的各國士兵去了兩界山,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不過,常年在兩界山居住的人不一樣,防守兩界山彷彿融入他們的生命裡,每次有城段遇險,他們總能第一時間前往補救。
“不知道我能否執掌珠江軍,踏上兩界山不我一定要帶領珠江軍,踏足兩界山,獲得畢參之戰的勝利,透過第九山”
方運露出堅定的神色,意識到自己接下來要儘快執掌珠江軍,儘早參加兩界山的畢參之戰
一旁的張青楓道:“論榜的爭論開始重複,很無趣。”
“是啊,來來去去就是那些話,不看也罷”
“此次聚會,隨之結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