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儒道至聖> 第1637章 作死大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37章 作死大賽 (1 / 2)

董文叢坐在車上良久,隨後手持官印進入論榜,講述這兩天發生的事,在最後,董文叢附加一句孔子的原話。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這句話詮釋了孔子對當政者的理解,執政、當政,首先要自身端正、公正。若執政者言行端正、處事公正,作為表率,那天下的官民都會堂堂正正,不會走上邪路。

很快,大量的讀書人在董文叢的文章下復。

“兩年前,老夫當他只是天資卓越的孩童,今日幡然悔悟,在方虛聖面前,老朽不過是鶴髮匹夫耳。董州牧最後以孔聖之言結尾,大概是想說,方虛聖身正,自為表率,已然踏上儒家聖道”

“方運此人,不罰一官,不傷一民,以身證諸官之能,以行釋百姓之憂,有大賢之貌”

“直到今日,才知何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方虛聖身正,即便沒有親自出面命令百姓離開,百姓卻自行離去。象州官員其身不正,即便屢次下令,也無人離開。”

“昨日上街,今日解決。當年孟子說民事不可緩也,方虛聖今日作為,疾如雷霆,暗合孟子之道。”

眾人陸續以眾聖的名言聯絡方運今日所作之事,讚譽滿篇。

也有一些人抨擊方運沽名釣譽,引來眾人批評。

一位慶國進士怒而言:“若身居廢水之畔是沽名釣譽,那天底下所有人都是貪婪無度的豬狗”

“若這種手段是沽名釣譽,那我真希望天底下所有官員都用這種手段來博取文名”

反對的聲音很快被壓下,在半個時辰後,孔城一個老舉人的復震動論榜。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

最開始,一些人覺得這是隨便寫的,畢竟有一些讀書人沒事就喜歡亂復別人的文章,但是很快有人明白那位老舉人的意圖。

“喂,上面那位,刑殿請你喝茶。”

“為上面那位點蠟,默哀。”

“似乎有人看不懂在下畫蛇添足說一句,此句乃荀聖所言,荀聖善評聖。”

這下所有人都看出來,為賢者諱,所以那人說荀子善於“評論眾聖”,實則是“批聖”,但大家一聯絡完整之言,恍然大悟。

荀子中的原文是: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

這句話的語意並不深奧:天地即便廣袤無邊,若不能至誠,也無法養育萬物。聖人無所不知,若做不到真誠無妄,則不能教化萬民。父子血脈相連,若不能坦誠以待則會相互疏遠。君王尊崇高貴,若不能以誠待人,則會變得地位卑下。

那老舉人若是說完這一整段,自然是在稱讚方運在以誠待人,能夠管理好一方百姓,但他故意隱去後面的話,那就不僅僅在稱讚方運,還在暗中指責慶國半聖不誠,竟然任由慶國壓榨象州,竟然任由慶國人去鼓動欺騙民眾上街反對。

隨後,眾多讀書人在這篇文章下面上演人族前所未有的“作死大賽”。

揭開序幕的是那位老舉人,很快有人仿效。

“齊明而竭。”

荀子中原話是“齊明而不竭,聖人也”,意為半聖能永遠保持思維敏捷、智慧過人,現在去掉不,就是暗指某位半聖並非是半聖。

“以人度己。”

而荀子的原話是“聖人者,以己意為半聖是可以憑藉自身的能力推演事物的人,論榜之人反說,自然是說有的半聖做不到這一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