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去兩界山,便是第九山的真正考驗吧。”方運問。
“的確如此。這一戰,妖界在試探人族的實力,在為第二次兩界山大戰做準備。此戰之前,兩界山上空有白虹氣衝畢參,因此,兩界山兵部把這場戰役命名為畢參之戰。你所要做的,便是讓人族獲得畢參之戰的勝利”書山老人道。
方運愣了一下,盯著書山老人深邃的雙眼,緩緩道:“的確比殺死妖聖和收降蠻族容易一些。”
“老夫很看好你。”書山老人一本正經道。
方運頓覺頭疼,道:“我更希望您在開玩笑。畢宿和參宿乃是白虎七宿中的兩宿,而白虎眾星主殺伐,氣衝畢參,乃大凶之兆,兵部竟然把此戰命名為畢參之戰,顯然是做好破釜沉舟的準備,甚至當成第二次兩界山之戰的第一戰。”
“兩界山兵部的確有這種說法。”書山老人道。
“第一次兩界山之戰分為八場戰役,除了最後一戰獲得龍族援助算是慘勝,前七場戰役盡皆失敗。我一個翰林,憑什麼能讓人族在此戰獲勝”方運問。
“我無法回答你,只知道,你若想透過第九山取得完整的無上文心一心二用,還有更大的好處,便要勝利。”書山老人道。
“哦第九山有無上文心我能猜到,難道還有更大的好處”方運盯著書山老人的雙眼,懷疑他在畫大餅。
“有,非常之大。”書山老人正色道。
方運皺起眉頭,沉吟道:“此戰涉及兩界,雖無聖位出手,但決定性的力量是妖蠻王者與大儒,我何德何能決定勝負”
“因為並非是全面開戰,妖族極少有大妖王參戰,因為妖族最優秀的大妖王和大蠻王都在各地修煉,為葬聖谷和最終之戰做準備。只有兩界大戰全面爆發。大部分妖蠻王者才會參與。偶爾有妖蠻王者出戰,也會有大儒在高空糾纏,對畢參之戰沒有根本性影響。”書山老人道。
“這樣啊看來我別無選擇,為了第九山。只能答應下來。我何時進兩界山”方運問。
“時間並未確定,所以你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在兩界山正式徵召之前,你要把珠江軍抓在手中,這是你取勝的必經之途。當然,你若在孔聖文界眾叛親離。也就不用去兩界山了。”書山老人淡然道。
“眾叛親離”方運敏銳地抓住這四個字道,“您是什麼意思在我在張龍象被抓的十年,珠江軍必定有變,看來孔聖文界之行不會順利。我差點忘了,張龍象到底有沒有正式定罪他是否逆種”
“他是否逆種不重要,重要的是”
方運立刻打斷書山老人的話,道:“老先生,請恕我無禮,他是否逆種很重要,他的經歷對我來說也很重要您讓我變成他。卻又不告訴我事情的來龍去脈,我認為,這不是考驗,是在戲耍張龍象到底是否逆種我希望得到確切的答案。”
書山老人面無表情道:“張龍象之事,牽扯甚廣。張龍象之所以被懷疑逆種,最後抓捕入獄,是因為他的父親張萬空。此中緣由,等你完成第九山的考驗,我再詳說。或者,你可以自己尋找。我這裡有一本冊子。裡面記錄了張龍象的一些過往,還有他熟悉之人的相貌,牢記此書然後銷燬。”
書山老人說完,遞給方運一寸厚的書籍。
“多謝老先生。”方運客氣地說完。接過書籍,開始閱讀張龍象有關的資訊。
張龍象的父親叫張萬空,天資驚人,九歲成童生,十一歲中秀才,十五歲中舉。十九歲成進士,二十七歲晉升翰林,四十二歲成大學士,本有希望晉升大儒,但一直停留在大學士。
張龍象被張萬空寄予厚望,自小聰慧,但比張萬空差少許,二十六歲才中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