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弘還是有些疑惑不解,略一思索,當眾背誦:“魯莊公將為大鐘,型既成矣,曹劌入見,曰:‘昔周室之封魯,東西七百,南北五百……’”
路弘繼續背誦。
《曹劌之陳》又名《曹沫之陳》,是記錄魯國兵家大將曹劌與魯莊公談論政事和軍事的書籍,乃是一部兵書。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甚至早於孔子誕生一百多年前成書,多有佚失。
對於讀書人來說,孔子誕生之前的歷史都相對模糊,也是這題的難點所在。
路弘背誦完整篇《曹劌之陳》,還是有些疑惑,其餘眾官也全力思考,不知道這裡面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方運見眾人都想不到,嘆息一聲,道:“路弘,我問你,曲阜與齊國邊境之間地形如何?”
“乃是平原地形。”路弘回答道。
“當時魯國與齊國如何作戰?”
路弘不假思索,答道:“戰車在前,士兵在後。那裡地形單一,戰術自然也單一。”
“我再問你,《曹劌之陳》中論述魯國抗擊齊軍,會用時幾日?”
“最多兩三日結束。”
“戰車與士兵的行進速度,你可能估算出來?”
路弘愣住了,所有官吏也愣住了。
幾乎在剎那之後,所有人恍然大悟,露出喜悅之色,如同讀書有所收穫。
路弘立刻回答:“原來如此,魯莊公十年,曲阜離齊國邊境約一百一十里。”
“善。”方運微微點頭。
一些官吏收斂喜色,相互看了看,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無奈之色。
幾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方運竟然能生生從中找出聯絡,透過兵書中的軍備排程、戰鬥時間和戰車速度等細節,推算出兩地的距離,簡直匪夷所思。最關鍵的是,一切只是在幾息內完成。
鄧學正拋掉手中的試卷,道:“僅此一題,下官便遠遠不如方虛聖,下官先認負。”
路弘同樣扔掉手中的試卷,道:“學生也認輸。天才之智,遠不能及。”
其他十一個參與比試的人面色難堪,但都沒有放棄,只是氣勢徹底被方運壓垮,一個個就像是被老師批評的學生一樣,愁眉苦臉。
院君溫固沉聲道:“下一題。”
接下來,申洺繼續一道題一道題解答、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