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殿試進士若想獲得甲等,僅僅在某某一科有大功還不行,還必須整理成文章提交給《聖道》編審院,一旦文章上了《聖道》,對奪一科甲等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年出現過幾次巧合,兩人的功勞相近,其中一位甚至稍勝一線,但就因為另一位的文章上了《聖道》,結果另一位奪得甲等,而前者只得到乙上的評等。
三月的《聖道》是殿試進士第一次也是最佳的機會。
因為這時候許多人往往沒有成果,越到後來幾個月,競爭越激烈,而在殿試最後一次上《聖道》機會更是無比激烈,甚至能導致少數殿試進士的支持者或幕僚們發文相互攻擊。
二月二十六的中午,墨家突然宣佈,墨杉成功改進彈花機關,新一代的箱式彈花弓出世!
但是,僅僅在半刻鐘之後,雷家緊急宣佈,早在一個時辰前,雷述山就已經研製出箱式彈花弓,只是正在進行最後的檢驗,不曾想被墨杉搶先說出。
這兩個訊息在論榜上出現後,十國各地有官印的讀書人瘋狂湧入論榜,造成了當日和計知白寫《哀方運》一樣的盛況,聖元大陸之外的讀書人進入論榜的速度有明顯的延遲。
大量的讀書人意識到這是墨家與雷家之爭,紛紛出面看好戲。
方運看了看剛造出來兩刻鐘的木鼓彈花機,離開彈花弓坊,回到茶室,手握官印進入論榜。
方運笑了,實在太熱鬧,不過這些讀書人不是幸災樂禍,純粹是把這種事當成趣事來看到,畢竟這種競爭最多會讓少數人矛盾激化,不至於傷了兩個家族的和氣。
方運看了一會兒,便泡了一壺噴香的茉莉花茶,春日喝花茶能排除冬天積鬱在人體內的寒邪。
連喝了三杯,方運才想起來,自己之前只知道雷述山在改進彈花機關,完全不知道墨杉也在改進,以自己與墨杉的關係,似乎應該提醒一下,於是立刻用加急傳書聯絡墨杉。
沒有回應。
方運默默等著,發現許久也沒有回應,然後突然想通了什麼,無奈搖搖頭。
“兩人怕是已經神入官印、念入李聖法界了。”
半聖李悝遺留的法界,仲裁庭。
這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大廳,宏偉古舊,樸實無華,大廳的地面豎立著一根又一根一丈高的方條立柱,兩個身穿白色進士服的年輕人分立在大廳中央位置的兩根立柱上,他們的對面立柱上站立著整整三位身穿紫袍的法家大儒。
在雷述山與墨杉的兩側,則站立著部分法家之人和兩人的證人。
雷述山與墨杉沉默不語,但是兩人的幕僚卻展開激烈的爭論,三位刑殿的大儒閣老垂手站立,好像聽不到爭吵。
“是我們墨家先創造出了箱式彈花弓,你們雷家在後!”
“可笑,雷述山前些天就已經公佈他在打造箱式彈花弓,當時墨杉為何不開口?閣老大人,明明是墨杉在模仿我們雷家啊!”
“模仿你們雷家遭三禮之火嗎?”
雷述山猛地扭頭,看向墨杉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