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兩個身穿綢服的中年人進入大堂,一起恭敬地彎腰行禮,然後齊聲道:“小民見過虛聖大人!”
“原告何人,報上名來。”方運一臉平靜,哪怕這是他第一次審案。也沒有絲毫怯場。
“小民張有德見過虛聖大人!”
方運循聲望去,說話的是一個年過三十的中年人,一身整齊的綢布衣服,比尋常的棉布衣服好一些。不過衣衫並不光亮,只是半新。方運的目光落在這人的腰帶上和手指上,只有腰帶上掛著一件玉佩,除此之外身上沒有任何配飾,並不奢華。
方運又觀察此人的面色、呼吸和雙目等,這是著名的五聽斷獄法。即觀察堂下之人的言辭、神情、呼吸、聽力和目光等方面。
在周代這是斷案的方法,但在後來只是斷案的基礎技巧,不能用以作為判案的依據。
方運點點頭,道:“原告,你且說明緣由。”
“是,大人!這人叫劉泉,從我這裡借了五十兩銀子,說好三個月還,可現在已經過了半年,不見一分銀錢!小民本不想逼迫太過,但最近糧價上漲,小人的麵食鋪生意不好,急用錢,不得已才把他告上縣衙。還請大人做主,讓他還我銀錢。”
方運點點頭,每年春夏糧價都會有不同幅度的上漲,直到秋收後才回落,加上今年要對北方用兵,糧價漲的更加厲害。
“你有何要說?”方運望向另一人。
劉泉愁眉苦臉道:“啟稟大人,小民也是沒辦法。小民因經營不善,虧了許多銀錢,所以才從張有德那裡借了五十兩銀子。除卻還債,最後還剩三十兩,聽聞春夏兩季扇子賣得好,就用那些銀錢訂做了一百把精製摺扇,準備販售。誰知天有不測風雲,由於保管不善,那一百把摺扇的扇面發潮有了汙跡,賣不出去,除非重換扇面。可現在我哪裡有錢啊!”
方運再次點點頭,經過觀察,劉泉此人的衣衫破舊,打理得也不乾淨,明顯陷入困境,而且除了愁苦沒有絲毫的異色,無論是心跳還是呼吸都沒有特別之處,說的都是實話。
加上方運看過的供詞和刑房中人對兩人的描述,基本斷定劉泉就是遭了災,並非不想還錢。
方運看向張有德,道:“劉泉所說,你可相信?”
張有德無奈道:“我自然相信劉泉所說,不然也不會拖到半年才告他。”
“我看訟詞中,劉泉願意把扇子作價二十兩給你,再用半年去湊十兩,你不同意?”方運問。
張有德苦著臉道:“我不知道這扇子值多少錢,就算值錢,也不知道多久能賣出去。小民去當鋪問了,這些扇子最多隻能典當五兩銀子,怎能抵二十兩?小民實在是缺現錢啊!”
方運又望向劉泉,道:“你可有其他可以抵償之物?”
“啟稟大人,去年做生意虧了之後,該典當的都典當出去了,家徒四壁。我總不能抵押兒女和房屋吧?”劉泉滿口苦澀。
在聖元大陸,父母可以把兒女賣給大戶人家當丫鬟小廝數年,甚至可以賣往花樓。
方運聽到這裡,明白了左相一黨的險惡用心。
這起案子非常典型,方運若判劉泉強制用房屋或兒女抵償給張有德,讓劉家家破人亡,雖然在律法上說得通,是法家的好縣令,但絕對不是儒家的好縣令,更不是人族的好縣令。
若是偏袒劉泉,讓張有德有損失,那方運表面上是得了一個“仁”的名聲,但卻於法不容,必然被法家指責,更何況,萬一張有德因為沒了這筆錢家裡出事,方運的“仁”的名聲也會消失。
“這群王八蛋。”敖煌小聲罵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