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寞終於說出許多官員變臉的原因。
敖煌恨不得撲上去咬死歐寞,但只能忍住。
藍批指代四相的手令,而硃批則指代國君的命令。
人族最重禮法。
若方運以虛聖之身強行為景國文戰,把象州給予景國,便是違禮,且不說會遭到禮殿的懲罰,甚至會被剝奪虛聖之位!
禮不可廢,若堂堂虛聖如此任意妄為,那十國早就大亂。
若方運以自由之身文戰慶國,哪怕勝了,象州也依舊是慶國的,景國無權接手。
若方運以景國官員之身文戰慶國,那麼,方運便失去了絕對的自主權。
聖天子垂拱而天下治。
此句源自《尚書》,一整句是“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原本是說國君若能重視誠心與道義,崇尚道德,賞罰分明,哪怕什麼也不用做,天下也可以安定。
但是,此話被讀書人單獨提出“垂拱而天下治”一句,強行解釋國君理應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百官代為掌管,天下就可以安定清明。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皇權不斷被削弱,直到現在,各國的內閣都有與國君分庭抗禮之勢。
人族十國,已經有了極為嚴密的官員體系,任何妄圖顛覆這個政治體系的人,哪怕是國君,哪怕是虛聖,也會遭到反噬。
景國有百官,有統帥百官的內閣,而內閣之首乃是左相柳山。
若內閣反對,國君連聖旨都無法下達。
方運不由得想起華夏古國的一個朝代,開國太祖妄圖以一己之力鎮壓所有官員,改天換日,但終究人力有限,死後勢力無法延續。遭到百官反噬,短短几年便被顛覆。
現如今十國國君加一起,威望和力量都不如那位開國太祖。
方運心中明白,連那等人物都落得後繼無人,在這讀書人掌控一界的天地,國君更是難以對抗讀書人形成的利益集團。
哪怕是根基剛成的虛聖,也絕對無法抵擋現有百官體制的巨大慣性。
方運看向柳山。
強行阻止文戰象州,必然被民心背棄,但,左相柳山豈會在乎民心。只要阻止文戰慶國,稍稍韜光養晦,就可以憑藉雜家的愚民之能再次收買民心。
歐寞說完,筆直地站立在奉天殿中,凝視方運。
“哦?可有人阻攔我為景國收復失地?”方運淡然問。
歐寞一拱手,道:“鎮國公,下官想問,您有幾成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