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知道,去了富裕的慶國或武國,自己的生活必然過的更好,必然能在科舉上一帆風順。
可惜他們不知道,科舉的名額是固定的,土地是固定的,人族需要的一切資源都是固定的。景國人一旦成了慶國人武國人,除了不足萬分之一的人有能力爭奪,其他人必然會被慶國與武國割掉一塊塊肉,餵養真正的慶國人與武國人。
可惜他們不知道,他們在景國是什麼地位,到了慶國與武國依舊是什麼地位,甚至更低。
他們被柳山賣了個好價錢。
有些人看得到,有些人看不到。
海闊憑魚躍,吃飽的是鯊魚。
天高任鳥飛,展翅的是鷹鷲。
他們不會庇護食物。
方運目光依舊冷,看向另外一些文官,另外一些軍官。
他們之中也有鯊魚,也有鷹鷲。
方運心中一嘆,人族子民是最善良的,只要吃飽飯,餓不死,他們就會默默活下去。
但,別讓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
在方運走神思考的過程中,主戰派與退位派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一開始還只是雙方各出一人輪流說,接著就是兩人一起說,相互都用本句答對方的上句,同時在聽對方的本句。
朝堂眾臣見怪不怪,但說著說著,便有多人加入,同時爭論。
一對、兩對、三對、四對、五對……
當有第五對官員加入爭論之時,新晉進士們終於無法全部聽盡,只能選四對仔細聽。
第七對官員加入爭論之時,老進士們選六對聆聽。
當第十對官員開始爭論後,便沒有更多的官員加入,因為這是翰林的極限。
方運與敖煌自始至終都平靜如常,對這一人一龍來說,同時聽二十人爭論根本不算什麼。
方運甚至聽到紗簾內部的太后輕聲一嘆。
這就是讀書人的世界,不是讀書人或文位不夠高,連別人爭論什麼都聽不懂。
這也是進士之下極少有人能參與朝會的原因。
文位就是能力。
方運很想發言,但想起文相姜河川的叮囑,便閉上嘴,自己經過華夏古國的歷史洗禮,每日又瘋狂讀書,一人讀的書比得上別人百年,但終究在朝堂之爭沒有經驗,現在理應安心學習,而不是剛有了一些成就便自以為是。
方運心中一動,奇書天地中出現一本空白的書,隨後書上多了四個字。
朝議大典。
接著,朝議大典出第一卷,從本次朝議童巒說第一話開始迅速記錄,眨眼間就錄入之前所有人說過的話,並以極快的速度繼續錄入現在的朝議內容。(。。
...
...
&n.更好的閱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