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用官印進入文榜看了一眼,新詩是一位翰林所寫,而且是本代“翰林八俊”之一的段瑤海所作,惹得文會現場許多人低聲議論。
“不愧是翰林八駿,此人並非以詩詞出名,但卻能詩上文榜,當真是天賦過人。”
“啟國人才輩出,本代八俊兩人在啟國,可惜我景國無一人成八俊。”
“倒是谷國出了一位翰林八俊,把我景國比了下去。”
“八俊只是有獨特之才,而且五年一評,有年齡需要,許多優秀之才因此錯過,還有一些人根本不願意位列八俊。就像四大才子一樣,不是人人都喜歡上。”
“但翰林八俊終究是一項莫大的榮耀,若不出意外,方鎮國必然位列其中。”
“廢話,他成翰林若是不成八俊,那八俊以後將有名無實。”
議論雖多,但整體都是讚揚褒獎段瑤海之才。
文榜一變動,陳翰林立刻又請人賞析詩詞。
雪梅文會耗時很久,要等到明日天亮才結束。
時間慢慢過去,文會上不斷有人賞析詩詞,不斷有人獻上詩詞,文榜也不斷變化,但方運那首《雪中別李文鷹》始終高居榜首,無人可以超過。
讀書人熬夜不傷身,但那些家眷卻撐不住,陸續離開。
方運本想讓楊玉環三人離開,但三人堅決不走,而奴奴和敖煌也賴著不走,都對文會很很感興趣,方運只好作罷。
梅園的人少了,但氣氛更活躍,許多人都在等子醜相交之時,因為按照慣例,那一刻會有大量的優秀詩詞出現,文榜上的排名會翻動如飛,又稱“飛文榜”,乃是每年讀書人最喜談論之事。
離丑時越來越近,獻詩的人明顯增多,而文榜之上排名變化也越來越頻繁,許多人知道自己難以在丑時後上文榜,不如就趁現在上榜,也算是上過文榜,可做談資。
方運看了看姜河川,低聲道:“文相大人,今日我非作詩詞不可?”
“辭賦文章也可。”姜河川望著前方,目光似乎有些空洞,顯然在默默修煉。
方運只好道:“幾時作?”
“丑時一到馬上作,別浪費時間,文壓十國才子後回去睡覺。”姜河川道。
“您……倒是乾脆。”
方運在心裡算著時間,丑時用軍中時間算就是凌晨一點,很快就到了。
凌晨一點即將到來之時,梅園之中再無人獻詩,所有人都望向方運。
與此同時,景國各地城市的雪梅文會出奇地平靜,都在等待什麼,其他各國也出現變化。
十國各地皆有人望向景國京城的方向。
“不知方鎮國是否還能再鎮國!”
“方鎮國千萬不要寫,千萬不要,你寫了我今年就上不了雪梅文榜了……”
“鎮國失敗!鎮國失敗……”少數人在暗地裡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