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上空,隱然有無形之力湧動,如海中暗流,不可見,不可知,不可測。
三句震撼人心甚至震驚人族的文字,敲擊著每個人的文宮。
大多數人目瞪口呆,無法理解,也無法想象,竟然會有人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
但是,少數人的反應呈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露出明顯的牴觸情緒,認為方運這是在譁眾取寵。
另一部分人則面露激動之色,無比認可方運的這三句話。
這就是典型的大儒為眾聖經典的內容進行註解。
不過,這裡是聖道文會,不是普通文會,所以在文會過程中不會引發任何異象,只有等文會結束後,才會根據文會的內容形成聖道力量與異象。
每一次聖道文會,都會凝聚成一件奇特的聖物。
震驚之後,眾人思索這三句話後面深刻的意義。
三句話的字面上的意義並不難。
天變不足畏,字面的意思就是自然災害或者說天道不足以讓人族畏懼,引申來說,人可以改天換地,這可以當作正常的豪言壯志,並不算驚人之語。
祖宗不足法,則比前一句更加極端,人族祖先的規矩、習俗、法律等等一切,不能讓人族完全遵從仿效,換言之,現在的人族完全可以改變祖先制定的規矩。
這個不足以並非是完全否定,而是不能完全的意思,祖先好的東西要學,不好的東西要改變,這才是這句話的原意。
人言不足恤,別人的非議和反對,不足以讓自己擔憂,這是針對革新變法者而言。若是仔細思索,這第三句話實際上在說,很多人其實是錯的,他們並不清楚什麼是對錯,不應該讓他們的言論影響自己。
天變不足畏,是勇者無懼,改天換地,是針對人所處的環境。
祖宗不足法,是衝破束縛,一往無前,是針對傳承與守舊。
人言不足恤,是堅定本心,絕不動搖,是針對現如今,同時還有一種對敵人和反對者的輕蔑。
早就進入會場的人還好一些,那些在方運立下三不足大言的時候進場的一些人,嚇得呆立原地,雙股戰戰,不明白方運為什麼要說出如此豪言壯語,被這強大的氣勢所震懾。
待所有人理解了這三句話,方運再度開口。
“雖然這三句話足以說明一切,但是為了防止別有用心之輩借題發揮,我要著重說一下,這裡的‘不足’,並非是“完全不”,不是在否定天地、先祖和他人,而是想說,如果認定自己正確,自己所做之事對人族意義重大,能夠振興人族,那麼,應當以無懼天地、先祖與眾人大氣概,去完成自己認為正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