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一直不同意男女同考,也很厭惡陸媚兒,但我竟然成為正方,我必須要為陸媚兒說話。一開始,我是抗拒的,甚至賭氣只看不說。後來看著看著,我發現有些辯論很沒道理,忍不住加入。然後……興奮得至今沒睡,一直在看辯論,回覆辯論。直到看到很多人在辯論會之外稱讚對方,我才明白方聖的真正用意。其實陸媚兒不重要,男女同考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辯論會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角度,讓我們對自己和人族有新的認識,撬開了我們封閉的頭腦。老夫年事已高,不想樹敵,只想說,某些雜碎應該斷子絕孫,否則人族永遠被這種雜碎拖後腿!”
第二位回覆的赫然是一位大儒。
“我是慶國人,也是雜家人,我不多言,我只說,我以那些人為恥!”
於是,論榜掀起了聲討雜家和慶國人的新浪潮。
“雜家人和慶國人滾出辯論會!”
景國人拍手稱快,這才叫真報應。
一些文膽不堅定,心志不強大的雜家人紛紛出現問題,不得不停下小動作。
辯論文會恢復了正常辯論的氣氛。
慢慢地出現很多有趣的事。
人族各地都有文會開始舉辦現場辯論,主題還是辯論文會原題,有的現場辯論讓雙方互換身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還有人在論榜單開文章,寫著“反方尋找新角度新觀點總貼,正方請回避!”結果雙方在在文章下說說鬧鬧,各顯其能,反而促進了辯論文會。
三天一過,辯論會結束。
隨後,方運宣佈,眾聖需要一天的時間開始評選優秀辯手。
在眾人等待獎項的時候,一個訊息震驚眾人。
王驚龍收陸媚兒為親傳弟子!
半聖親傳!
而且,王聖世家還說,王驚龍對此事有六個字的結語。
“一錯不可再錯!”
眾人經歷辯論的洗禮,已經不再那麼極端和固執。
無論身在正反哪一方,都對王驚龍充滿敬意。
一尊半聖,一尊德高望重的半聖,卻不顧可能鋪天蓋地的罵名,收一名花樓女子為親傳,這是何等偉岸的人格!
論榜之上,湧現大量稱讚王驚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