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運和馮院君相視一眼,急忙向裡走,不能讓一位年過九十且為國立功的老人出來迎接自己.
兩人主動進入崔府,方運忙道:"崔老先生千萬別這樣,晚輩承受不起."
崔老進士的頭髮稀疏,臉上皺紋猶如樹皮,外露的面板處處有老年斑,他有性力地緩緩開口道:"見過方半相,恕老朽命不久矣,不能遠迎."
崔老進士的聲音很小,語速很慢,但每一個字都吐字清晰.
"老人家客氣了,馬上送老人家回屋!"方運立刻道.
馮院君假裝不高興道:"還愣著幹什麼?"
崔家人只好把崔老進士送回臥房,隨後不相干的人等在門外,只有崔家的七八個男丁和方運以及馮院君留在床前.
崔老進士躺在病床上,平靜地看著方運,他的雙眼渾濁,但目光卻比尋常人更加有神.
"崔老進士,不知您找我有什麼事."方運做足禮節,在路上他從馮院君那裡瞭解了崔老的為人,和藹睿智,四平八穩,但也曾在危難時候挺身而出,是一位真正的讀書人.
崔老進士的嘴角微微一動,渾濁的眼睛似乎變得清明,幾乎一字一頓緩緩道:"我們崔氏以詩書傳家,以仁禮教子,行忠義之事,雖算不得鐘鳴鼎食之家,但在玉海城也薄有清名.老朽半生戎馬半生朝堂,見得多,聽得多,想得也多.我眼睛昏花,但心不迷."說著,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孫.
方運認真聽著.
崔老進士繼續道:"龍角如金銀,都是身外之物,哪怕官爵也一樣,唯學識永在.我請方半相來,談的不是龍角."
"那老先生要什麼?"方運問.
"我的小孫子崔暮自幼聰明過人,品性也無問題,唯獨缺一位授業恩師.老朽願用一身的才氣,換崔暮拜你為師,不知方先生可願?"
方運和馮院君愣了一下,再次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到了感慨.
馮院君心想:同樣是垂死的老進士入寶山,一個眼中只有那歇而不實的金銀珠寶,而這位崔老進士卻看到了真正的寶藏.
方運凝視崔老進士的眼睛,道:"謝老先生看得起.雖然我曾不小心收了許多學生,多收一個無妨,但我可以因學生而收文寶,絕不會因文寶而收學生.我的學生,不能交易."
崔老進士輕聲一嘆,緩緩道:"不愧是半聖親封的十國第一秀,都說見面不如聞名,與君一見更勝聞名.罷了,與其把我灌注才氣的文寶交給未知的官員,不如交到你手上.你給崔暮一個機會考驗他,無論他是否透過考驗成為你的弟子,我都為你注入才氣,如何?"
方運心中更加感慨,道:"崔家果然以仁禮教子,行忠義之事,得崔老言傳身教的孩子,當然有機會做我的弟子.只為崔老先生的風骨氣度,我也會給崔暮一個機會.至於崔老先生是否願幫我注入才氣,有則好,無則無所謂,反倒不重要了."
一老一少相視一笑,惺惺相惜.
馮院君道:"既然兩位談妥,那方運就先考驗崔暮,無論是否收崔暮為弟子,崔老先生都幫方運的震膽琴注入才氣,是這樣嗎?"
崔老進士道:"當然!"這一次他的兩個字非常連貫,聲音也洪亮得不似老人.
方運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得一弟子,勝一文寶.崔暮可在?"
說著,方運目光掃向崔家眾人,最後看向那個年約十歲的孩童.
那孩童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崔暮見過方茂才."說完挺胸抬頭,眼睛中映著透亮的琉璃窗戶,小小年紀就英氣逼人,表面非常鎮靜,但緊緊抿著的嘴唇卻暴露出他的一點點緊張.
"對於我和崔老之事,你如何看待?"
 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