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打掉馬援的主力,赤眉在潁川的“五公”楊音還有十個萬人營,配合樊崇,足以端掉洛陽。
二公徐宣不以作戰著稱,便留守豫州的各處地盤,主要防備武關岑彭、襄陽鄧奉,別被他們抄了老家。
就此決策後,樊崇一手握著徐宣,另一手扶著王莽:“老樊不懂如何治國理政,只能打仗,打下了江山,還得靠驕耭和田翁來籌劃。”
“既然井田廢奴在兩郡能大成,放到全天下應該也能。”
樊崇滿懷憧憬:“真希望,能早日看到那歌謠裡的‘樂土’!”
徐宣頷首,王莽也頗受感動,只遺憾自己為何未能早點認識這個坦蕩蕩的“反賊”。
今日赤眉在陳縣為未來定策,真像極了兩百多年前,陳勝吳廣入陳稱王,而後決定滅秦的那一幕,也是兵分數路。
只可惜那是張楚的極盛,也是由盛轉衰的開始。
而赤眉軍,又將走向何方?
樊崇不知道,他一向是看不清前路,只能盲動摸索前行的。
徐宣也不清楚,他才幹有限,粗通文墨而已,一直想循著前朝的路子走,樊崇當劉邦,他做曹參,開創一個王朝,看既然樊巨人不願如此,那將事情掰開說清楚後,徐宣也願意跟在他背後,再往前試一試。
而作為赤眉的“導師”,王莽也不曉得。
他只覺得,赤眉在做一件比陳吳更加偉大的事,仿若來自上古的戰士們一往無前,以銳不可當的鋒芒橫掃天下,將暴秦的帝制殘餘滌盪殆盡,在一片廢墟的新天地上,王莽能用他最後的生命,來播下致太平的種子!
“三代將由此而復。”
王莽只對自己道:“這一次,一定能!”
……
眾人在陳縣淮陽王府中議事時,外面兩街交匯處卻是一片嘈雜,一代董王董憲被綁在這裡,路過的赤眉戰士們則在空地上投下瓦片,來決定董憲的生死——在赤眉橫掃過的城市,豪強跑了,商賈絕跡,糧食不多,最多的就是數不清的瓦礫。
投下的瓦片叮噹作響,它們決定著董憲的生死。
投左死,投右生!
圍觀的人不少,都議論紛紛,有人說起董憲成昌大戰的驍勇,有人則低聲說他為了劉永的高官厚祿,背棄了赤眉兄弟。
董憲自始至終閉著眼睛,不屑去看兩堆瓦礫的多寡,他自始至終都不覺得,自己曾“背叛”過赤眉,效仿陳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不是他們這群人理所應當的路麼?他只搞不懂,樊崇為何不踩著前人腳印,非要自己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險道。
陳縣附近的赤眉幾乎都來投瓦,甚至連新朝太師“王筐”都躡手躡腳溜來看熱鬧,他手裡也捏著塊瓦片,想扔在左邊,畢竟當初那場大戰,他被董憲追得頗為狼狽。
但不等王筐鼓起勇氣,就忽然捱了一腳,被人猛地將他踹到瓦礫旁,接著是一聲沉悶的痛罵:“你也配來決定董憲生死?”
王筐還不及反應,就捱了赤眉戰士的痛打,瓦片噼裡啪啦朝他身上砸,甚至有人上去踢一腳的。
最過分的是身高丈餘的巨毋霸,竟分開眾人,走到王筐面前,盯著鼻青臉腫的他看。
“巨毋……”
不等王筐喊出他的真名,隨著巨毋霸那幾與普通人臉盤大小的拳頭猛地揮下,只一拳,王筐就再也沒發出聲音。
這場鬧劇只是小插曲,也沒人在意,等王筐被拖走後,一人才分開人群,走到董憲面前。
“大公。”
“樊公。”
董憲睜開了眼,卻見樊崇將手中的那片瓦礫,扔在了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