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哪個傢伙瞎造謠,竟然越傳越誇張,帖子裡甚至有人說,只要有打賞作者必定加更。
這尼瑪不是坑楚河嗎?
十幾萬人民幣就是這樣騙來的?
評論還有很多,已經有幾萬條了,可見《詩與海》的火爆。
但評論清一色要求加更,不然寄刀片、爆破《科幻世界》官網、舉報《詩與海》宣揚牛鬼蛇神。
楚河甩了兩滴汗,系統的大作真牛逼啊。
楚河不得不承認,自己一直低估了《詩與海》的價值。其實仔細研究這本書,可以發現它是老少咸宜的,並沒有尋常老學究的文風。
主線明確、格局明朗、人物豐滿、矛盾突出,用最樸實的文字寫出了最巔峰的科幻之作,而這樸實之中的華麗則如海洋中的珍珠閃閃發光,讓人移不開目光。
一旦讀者入坑,就無法自拔了,《詩與海》完全可以改名為《詩與坑》了,這個“坑”指的是小說裡的伏筆。
楚河打死不更新,讀者們在坑裡嗷嗷待哺,能不罵娘嗎?
“不更新的確有點過分了。”楚河苦笑,心裡是想更新的,但合約規定他不能更新,這是閱文集團和《科幻世界》的事兒。
“對不住了朋友們。”楚河退出閱文,在微博上釋出動態:“大家不要著急啊,六月二號準時見。”
霎時間,評論海洋撲來。
“見尼瑪,到底更不更?不更老子舉報你的書了!”
“作者你聽我的,現在網文更追求文筆和故事性,不再是裝逼小白文了。你正好碰上天時地利,努力更新就是下一個白金大神,不要犯懶啊!”
“這書真好,昨天我還疑惑閱文怎麼推薦兩萬字的新書,原來是《科幻世界》的大佬,麼麼噠,求更新。”
楚河不敢看評論了,有點做賊心虛的感覺。他退出網頁,睡覺。
此時已經過了午夜了,繁華的大城市也漸漸安靜下來。
然而《科幻世界》編輯樓依然喧譁。
劉強、葉總、袁華英,以及幾個骨幹編輯正在熱烈地討論。
“閱文那邊說了,《詩與海》的成績超出他們的預料,他們要為讀者負責,不允許我們一個月更新一次。”袁華英敲了敲桌面,英氣逼人。
她雖然四十多歲了,但年輕時候的美貌並未完全褪去,風韻猶存。
葉總坐在她旁邊,手指有點發抖地看著一份報告,那是《詩與海》在閱文的成績單。
“點選一百二十萬,收藏十三萬,打賞十二萬人民幣,太猛了!這才剛開始啊,要是以後點選破千萬,那豈不是……閱文的魄力比我們還要大,他們現在主推《詩與海》了!好大的手筆!”
葉總嘴角大大咧開,笑得見牙不見眼。
劉強也在笑,他疲倦而興奮,跟通宵過後喝了一大箱紅牛似的。
“我上年就研究過網文了,網文之中有兩大型別,一個是小白文,一個是老白文。小白文就是裝逼打臉爽文,老白文則沒有太多惡俗的橋段,比較考究文筆和故事性。現在老白文佔據了主導,《詩與海》也算是趕上了好時機。”劉強搓手道,激動萬分。
袁華英放下咖啡,同樣一笑:“天下文章,不分小白老白,好看自然就有人看,我壓對寶了,閱文也壓對寶了,雙贏。”
“那閱文的條件怎麼辦?他們要求我們每日更新。”葉總收起了一些笑容。
他們雜誌社依靠雜誌而活,《詩與海》要是在閱文每日連載,那雜誌社沒法混了。
幾個骨幹都陷入了沉思,左右為難。
袁華英卻一點都不糾結,只是有些感嘆道:“《詩與海》的價值已經不是我們雜誌社能掌控的了,網路上正在發酵,一旦《詩與海》字數多起來,影響力擴散到業外,它將是現象級小說,區區一本雜誌困不住它。”
這話的意思是,雜誌社必須讓步,給《詩與海》更廣闊的空間。
“要是這樣,我們怎麼辦?”葉總急了,沒了《詩與海》,科幻世界又要處於半倒閉的狀態了。
“跟楚河說,我們要預定實體出版版權,直接幫他出書。”袁華英大手一揮,“出三部,第一部二十萬字,為《詩與海I 》,楚河在閱文更新完《詩與海I 》後開新書,名字《詩與海II》,以此類推。”
幾人都是一震,露出喜色。
葉總大為佩服:“不愧是社長,您已經盯著三個西瓜了,我們還在琢磨一顆芝麻,腦子硬是轉不過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