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姿容上佳的舞女,將四扇屏風在花園中央的一處空地上放下。
這個位置,剛好是被四周佈置的酒桌圍攏。
在屏風落下後,原本花園內的燭火忽然一暗,而在那四扇屏風的中間,卻是亮起了明亮的燭光。
而在燭光的照耀下,一道窈窕的影子,倒映在了四面的白紗之上。
人影窈窕,神秘勾人,讓人忍不住想要拉下那遮擋的屏風,一探後方美景。
楚歌眼中露出一絲訝色。
這教坊司的確是廢了些心思,搞出這麼一招,讓自己都對這屏風後的美人,忍不住有了一些好奇。
並且有了一些「家鄉」的感覺。
不過,這個時代顯然沒有楚歌前世那種躲在螢幕後面,見光死的網紅「美女」。中文網
教坊司能捧對方上來,那屏風後的,絕對是位容貌傾城的美人。
絲竹之聲響起。
屏風後的窈窕倩影,隨著絲竹之音,搖曳曼舞起來。
隨著菁霏花魁的飄然起舞,四面白紗屏風上的影子,也跟著搖曳生姿,甚至在這種氛圍的烘托之下,影子都更顯妖嬈嫵媚的起來。
楚歌緩緩點頭。
作為一名音律大家,自然懂得欣賞歌舞,這段屏風舞的構思確實極巧,不知是這位菁霏花魁自己創作,還是另有高手。
但不得不說,能創出此等妙舞的,確實是一位才藝高超之人。
俄頃後,絲竹漸歇,屏風後的人兒,也緩緩欠身,朝著四周福了一禮。
而後屏風後的妙人,朝著楚歌所坐的方位,再行一禮道:
「奴家見過武昌王,王爺天賦縱橫,更是屢次破敵於前,奴家早就聽聞了王爺的聲名,對王爺心生景仰,今日能見得王爺,實乃奴家之幸。」
「這曲武昌王破陣曲,是奴家去年聽聞王爺大破北邙,心有有感所作,今日奏與王爺,望王爺喜愛。」
楚歌聞言略感詫異。
教坊司內的姑娘們,奏得曲子,一般都是從樂師處習來的。
甚少有自己所作。
這位菁霏花魁能自己作曲,才華確實配的上花魁之名,說不定之前的舞蹈,也是對方所編。
這就有點意思了。
楚歌略帶期待的笑道:
「菁霏姑娘有心了,那本王可就敬候佳音了。」
周圍的不少賓客都跟著起鬨起來,跟著誇讚著楚歌的豐功偉績,說這佳人傾心,可成一段佳話,看來今日能夠見到這位菁霏花魁的真容了。
屏風後的菁霏花魁盈盈再施一禮,而後一名院內的丫鬟,將一把琵琶,從屏風上方遞給了後面的菁霏花魁。
菁霏花魁手抱琵琶,沒一會兒。
音色清澈,明亮,富有顆粒感的琵琶之音,便從屏風後面傳出。
曲音初始時低沉肅穆,彷彿勾勒出一副大戰前夕,戰場上無數戰士們,列陣以對的沉重氣勢。
片刻後,曲音轉向急促激烈。
將戰場上緊張的戰鬥,刀光劍影的畫面透過音律,傳遞入眾人的心中。
緊接著,樂趣激昂高亢。
眾人彷彿見到,一名氣勢恢宏,所向披靡的身影,大破敵軍,率領著大離的將士們,一路勢如破竹,斬殺敵寇,高歌猛進。
最終,樂曲在輕快中逐漸落幕。
彷彿感受到大離將士們,英勇殺敵得勝後的喜悅之情。
隨著最後一道音符緩緩落下,院子內卻是安靜的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