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望向遠處皇城方向。
戰事為真,而原本應當半年前,就該前往北疆支援的黑騎軍,卻在這京都出現。
那麼北疆,現在又該是何種光景。
楚歌無法評判鎮北王此舉是否正確。
畢竟北疆廣袤,林相一系必然在那裡也有諸多眼線。
若不是真起戰事,恐也無法真的讓這些老狐狸們相信。
若是黑騎軍一直明晃晃的駐紮在京都外,林相一黨根本不敢造反,想要徹底剷除這一系,也將極難。
而若是黑騎真的前往了北疆,又無法確保京都安危。
一為內憂,一為外患。
攘外必先安內。
鎮北王的決定雖然冷酷,但是卻也無人能說其錯了。
身處其位,總會需要做些取捨。
只能期盼,北疆的百姓,能熬過這個寒冬吧。
遠處,皇城下的喊殺聲逐漸停歇。
這繁華的京都,怕是要冷清幾天了。
......
翌日。
京都內張貼出告示。
乾元四十八年,冬。
林相一黨起兵謀反。
於京武門前,被鎮北王,率黑騎軍鎮壓,賊首盡數被伏。
京都軍管戒嚴七日,清剿叛賊餘孽。
凡檢舉有功者,賞銀百兩;包庇者,與逆賊同罪,誅九族!
告示中沒有提東宮之事,畢竟那是皇家內部的事情。
一隊隊手持兵刃計程車兵,穿梭於京都各個巷道,挨家挨戶的排查逆黨。
雖給京都百姓帶來諸多不變,但是卻無人有所怨言,甚至在家中拍手稱快。
拿出家裡封存的燒酒臘肉,慶賀一番這些魚肉百姓的狗官,終於得了惡報。
一座座朱門大院,被黑騎軍抄沒。
大批右相黨羽被押送進天牢詔獄,女眷則是源源不斷的充入教坊司內。
......
教坊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