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早朝,賈政全程是懵逼的。
本來,工部的尚書老大人雄心勃勃的弄了個修河計劃,要在隆正八年整修黃河河堤。
賈政一直考慮的也是這份計劃,雖然按趙師爺所說,戶部不可能給那麼多銀子。但是尚書老大人同樣不可能不知道國庫沒那麼多銀子。
所以賈政認為趙師爺說得對,尚書老大人就是想要漫天要價,然後坐等戶部落地還錢。
沒想到一心撲在治河上的賈政去突然在朝堂上接到聖旨,自己官升一級,被打發出京,去了浙江做學政。
這不是開玩笑嘛,賈政自己都覺得荒唐。自己這個官可是蔭封,不是出身科甲正途。讓自己去浙江做一省督學,而且馬上要主持鄉試。這可怎麼好。
朝臣們被隆正帝玩了個暈頭轉向,直到隆正帝退朝離開,才反應過來。
皇帝要對賈家施恩,給自己的老丈人一家實惠,大家沒什麼說的。
給賈璉升爵升官,那是人家確實有這個能力。寧國府的爵位多傳一代,勳貴們雖然羨慕,但是也是有先例的,沒什麼說的。
可是賈政一個連功名都沒有的蔭封官,要給他升官乾點別的還則罷了。出任浙江這樣一個科舉大省的學政,不是在開玩笑嘛。
看到皇帝跑了,朝中的官員便圍住了沒來得及離開的賈政。
“政公,你應當明白,出任學政你是不合適的。不若我與政公一道覲見陛下,求陛下收回成命,改任他職。”
這是比較客氣的。
“賈政,你不過蒙祖蔭授官,無功名傍身,焉能出任一省學政。我勸你有點自知之明,自己向皇爺請辭。尚能在士林中留下清名。
若是讓我等出面,恐怕你將來就要留下罵名。”
這是不客氣的。
賈璉冷眼旁觀,看到賈政居然被說的貌似是動了心,不覺有些無語的搖了搖頭。
不論隆正帝是怎麼想的,明面上看,皇帝女婿頂著莫大的壓力給你升官,如果你去辭官,豈不是打皇帝的臉。
這也是賈璉當初寧可把好不容易得到的一位出色的師爺送給賈政而不是如林如海所言同賈母聯手,讓賈政辭官的原因。
說到底,林家因為林如海,已經不再是勳貴家族,而是到了文官集團一邊。
他任性起來辭官不幹沒什麼。憑藉他積累的人脈和財富,哪怕是回蘇州做一個土財主也能富甲一方。
但是賈家不行,賈家如今還是世襲勳貴。賈政如果辭官,恐怕會讓皇帝惡了賈家。
所以這個時候,不管賈璉願不願意,他都必須出面,為賈政解圍。
“諸位大人,這話不合適吧。”賈璉很從容的來到賈政等人所站之處,打斷了他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