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鄭軍中的火銃部隊很多。尤其是海軍,東海和南海兩大艦隊都有一支強大的陸戰隊,用於控制海外藩國。
周,鄭兩朝的朝貢制度和之前歷代不同。
周宣宗郭宗訓在位時期,周朝統一了中原的故土,並且開始向周邊大肆擴張。向北周朝已經把整個草原握在手裡,向西經過了二十餘年的戰爭溝通了西域。
等宣宗之子成宗皇帝繼位時,陸地上已經沒有擴張的空間了。於是成宗把目光看向了海洋。
宣成時代打下了周朝藩國的基礎,從陸地到海洋,鼎盛時期給周朝朝貢的藩國有一百二十多個。
老郭家從太祖郭威開始就是實用主義者,所以他們根本不在乎有多少藩國朝貢這個虛名,更在乎的是能夠從朝貢中獲得什麼。
給大周朝貢,能獲得的回賜很少。只不過是象徵性的。但是貢品卻必須是實打實得財寶或者是糧食。
而大周則只是負責保護你國家的安全。如果一個按時對大周朝貢的國家遭到他國侵略,大週會出面保護。
你說你覺得自家軍事力量強盛,不需要大周保護,所以你不願意朝貢了,那對不起。大周軍隊會讓你重新願意的。
周朝直到末年,朝貢體系也一直執行如常。靠的就是幾百年打出來得威風。實際上直到太祖第一次攻破洛陽,周朝軍隊的基本戰鬥力還在。只不過他們不願意外為大周而戰而已。
本朝建政之後,太祖皇帝更進一步,一方面敕令大周各藩國繼續向大鄭朝貢,另一方面開始向海外各藩國派遣軍隊和錦衣府,加強對海外藩國的控制。
四大鎮府司一開始都有控制海外藩國的責任。只不過後來景寧時,聖祖皇帝為了限制規模龐大得錦衣府取消了這種權力。而這也給藩國離心埋下了隱患。
話說回來,為了及時干涉藩國事務,支援當地駐軍。大鄭海師兩大艦隊都建立了強大的火銃部隊和炮兵。
畢竟,在廣闊的大海上,你指望靠著大刀和弓箭取得海戰的勝利,很不現實。
不過大鄭陸軍相對來說火器用的就要少一些。特別是內陸各地守備部隊,基本上全部配備的還是冷兵器。
賈璉之所以動用陸戰隊,就是想要用最快的時間消滅明教。畢竟,這個世界,起碼在大鄭,可能沒有人比他更瞭解火器部隊應該怎麼運用和指揮。
賈璉曾經有一段時間痴迷大航海時代,很是研究過後膛燧發槍時代軍隊的戰略戰術以及火器的演進過程。
如果說賈璉這個文科生還有什麼是他擅長動手製作的。也許就只有火器了。
重生到這個時代,賈璉利用關係研究了大鄭陸軍和海師使用的火器。雖然這個世界由於當初周太宗郭榮的重視,火器發展很快。
但是總體來說也就相當於西方十六世紀的水平,沒有落後太多而已。而且由於基礎科學的缺失,大鄭火器的發展比同時期賈璉記憶中的西方要慢。
賈璉也瞭解過這個世界的西方,由於大鄭開放的,擁抱海洋的態度,到大鄭本土和藩國經商,傳教和生活的西方人還是很多的。
但是,這些紅毛,黃毛的白臉鬼和賈璉記憶中一個德行。在大鄭還好,在海外藩國也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景寧十八年,二十四年,東海艦隊兩次根據了茜香國和呂宋的請求派出海陸兩師驅逐入寇的荷蘭紅毛鬼。
永安七年,英吉利傳教士在廣州庇護違法教眾。引起廣州民眾和廣州知府衙門強烈反彈,封鎖教堂,抓捕傳教士,最終引起了南海艦隊和英國海軍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