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他心中現在最大的鬱結。
如果當初他並沒有相信任海鸞的話,並且沒有和她發生肌膚之前,也許現在找到自己的親人,就是他最失憶之後,最快樂的時刻了。
可是世事今世偏偏就是這樣多變,他現在找到自己以前的許多親人,不僅開心不起來,反而還得甚至是尷尬。他既不能與他相認,也不敢讓他們發現自己。就好像他自己是一個賊人,要隨時躲過這幾個自己最親近的人。
什麼樣的賊,要躲著自己的親人?
唐中自己也想不明白。
唐中已經忘了,這抗倭大會在發生著什麼事情。他只是知道,只是在場的群豪,並沒有發生騷亂與喧譁,就說明至少這時暫時還沒有打起來。
只要沒有打起來,那麼就代表抗倭大會舉行得很順利。
這抗倭大會,實際上應該不能算是一場武林大會,而頂多就是一場對倭寇的宣戰大會。他們大家目標,還是倭寇和火邪宗。故而由天下第一高手任逍遙當這個抗倭盟主,也自然沒有人反對。
因為倭寇也不是好惹的,所以這個抗倭盟主,也不是那麼好當的。他並不像武林盟主,是對自己江湖地位的象徵。這抗倭大會的盟主,更像一塊燙手山芋,誰拿在手裡,誰就會惹來不小的麻煩。
因此,大家推舉任逍遙當這個盟主,也就根本沒有反對。甚至連狂笑月歌這樣的頂尖高手,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議。當然,狂笑月歌是來支援任逍遙的,也不是來給他找麻煩的。顯然,只有抗倭大會一帆風順,狂笑月歌、胡代代偉、羅佑東和第五行,這許多江湖上的閒散劍客,也就根本不會反對。
任逍遙是個聰明人,他既然敢發起這抗倭大會,也就自然有心理準備。他知道這個大任,多半降在自己身上,所以也就沒有太過推辭。並且,能得到這許多江湖正道的支援,還有朝庭東廠和錦衣衛大力支援,任逍遙也是完全沒有想到。現在抗倭大會聚集的實力,要遠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要強得多。
既然是這樣,任逍遙自然十分滿意,也就更加無所畏懼。當初他自己勢單力孤,僅憑逍×遙×閣一己之力,都敢與倭寇對抗,現在又何必要害怕。
“承蒙諸位英雄錯愛,推舉任某為抗倭盟主,那老夫便卻之不恭,暫時權代此位!日後必當率先大夥同心協力,一起剷除這海上倭賊,將他們趕回東瀛,永不再犯中土!”任逍遙只得起誓道。
“任老英雄威武!”
“任閣主當之無愧!”
“我等都惟任盟主之命是從!”
......
眾英雄紛紛歡呼起來,看來這抗倭大會的確十分順利。
有了盟主,自然還要推選幾個副盟主,來協助任閣主來領導各大門派。
於是少林派方丈,以前嵩山少林派的盟主冷天翔、還有華山派掌門紀南松,三人成了副盟主,共同協助任逍遙統領中原武林群豪。
這一下,抗倭大會還算是比較成功,唐中也知道大概的結果,根本不知道過程。反而,這樣的高位,也輪不到他們這樣的小門派。
他們這樣的小門派,只需多大力量,就出多大力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