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明朝永樂年間的元宵節,從正月初八就開始了,京城街兩邊就已經是張燈結綵,掛出了各色彩燈,在秦淮河上,更是高搭綵棚,到了夜裡,萬盞彩燈交相輝映,一派佳節氣氛,這彩燈一直要掛到正月十七才收燈。
元宵節下午時分,楊秋池帶著楊母、馮小雪、柳若冰和宋芸兒,在清溪公主雲露的陪同下,由南宮雄等護衛隊護送,禮部尚書李大人陪同,乘轎子來到了宮門外。
由於聖旨只是讓楊秋池攜太夫人楊母和夫人馮小雪面聖,沒有讓帶妾室,楊秋池為了以防萬一另外帶的柳若冰和宋芸兒按規矩是進不了皇宮的。
禮部尚書李大人得了楊秋池的不少好處,給皇宮守衛打了招呼,便一起進了皇宮,來到御花園外,李大人又給管事太監說了之後,也讓進去了,不過沒有皇上聖旨,便只能安排在御花園另一處賞燈。
儘管如此,楊秋池倒也放心不少,反正進了御花園,隨時可以增援,自己還有霹靂彈(七七式手槍防身,倒也不懼。
御花園裡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已經掛滿了各色彩燈,鮮豔奪目,光彩照人。
到了御花園門口,李大人就止步告辭回去了,由御花園管事太監領著往裡走,先將柳若冰和宋芸兒安置在了一處擺著盛宴的亭臺中,除了一些宮女和太監之外。並無外人。
隨後,那宦官帶著楊秋池、楊母、馮小雪和雲露公主繞過高高低低地園林迴廊、假山池塘,來到了一處精緻的園中之園,也是彩燈高掛,喜氣洋洋。
宦官一直將他們領到了園中一間暖閣前。楊秋池抬頭一看,只見一張老臉正微笑著瞧著自己,正是多次給自己下旨的李公公。
李公公象戲臺子的太監一樣,手裡拿著一個佛塵,笑咪咪瞧著楊秋池等人,尖著嗓子說道:“楊大人。快請進吧。皇上在裡面等著呢。喲,清溪公主,您也來了,快請進吧。”
楊秋池等人邁步進了暖閣,裡面甚是開闊。很讓人意外的是,暖閣裡除了幾個太監和宮女之外。只有當中陰著臉坐著的明成祖,並無其他大臣。
楊秋池領著楊母、馮小雪急忙搶步上前。跪倒磕頭,三呼萬歲。
明成祖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楊愛卿,平身。”聲音低沉,彷彿有說不盡的哀傷。楊秋池三人叩謝聖恩之後,站起身。躬身站在一旁。
這不是正式場合,所以雲露不用行大禮,只是福了一禮:“雲露拜見父皇,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明成祖看見雲露,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點點頭:“露兒。快到父皇身邊來。”
雲露應了一聲,提著苗家百葉長裙走到明成祖身邊。明成祖的坐塌很寬大,隨便可以做三四個人。明成祖左手拍了拍:“坐在父皇身邊來。”
雲露甜甜一笑,坐在了明成祖身邊,說道:“父皇。你氣色不太好,病了嗎?太醫瞧了沒有?”
明成祖勉強一笑:“父皇沒事。只是心情不好——你怎麼去了這麼久才回來?”
雲露嘻嘻一笑:“我跑了好多地方,去了四川,又到了武昌,然後又回了老家清溪,最後和楊爵爺,不,和楊侯爺一起回來了。父皇,你心情不好,等一會賞花燈我給你唱山歌聽,好不好?”
明成祖點點頭,微笑道:“好啊,好久沒聽到露兒唱山歌了,咱們今晚好好喝他幾杯。”轉頭問李公公:“老李頭,賞燈酒宴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李公公躬身答道。
楊秋池差點笑出聲來,這武功奇高的李公公,外號居然叫什麼老李頭,乍一聽來,還以為是打更的更夫呢。哈哈。
明成祖道:“楊愛卿,今日朕只邀請了你一家與朕共賞花燈,共度元宵,並無外人,你們切莫拘謹才好。”
“是。”楊秋池躬身道。
明成祖對李公公道:“你帶露兒和太夫人、夫人他們先去,朕還有話和楊愛卿說。”
李公公應了一聲,前頭領路,領著他們三人走了。
楊秋池心中忐忑,不知道明成祖會和自己說什麼。
明成祖站起身:“楊愛卿,你隨朕來。”轉身揹著手踱出了暖閣地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