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又對呂布說起了他的第二個想法:”咱們若是與孫策周瑜聯合,共治淮南,那下一步還要問陶商借幾個縣城,那便是豫章西面以宜春縣為首的奔南的幾個縣城。”
呂布聞言很是疑惑,奇道:”豫章郡境內都是窮鄉之地,我們若是有了淮南,還要那幾個破縣城作甚”
陳宮為呂布解釋道:”豫章郡雖然窮困,淮南雖然富裕,但若能借來宜春以南的幾個縣城,我們便可以有一個戰略方向就是往南海進兵,如此便又是有了一個戰略縱深,而以孫策和周瑜的想法,他們必然是打算出兵往江夏,奪取荊南,既能發展本身實力,又可報孫堅之仇,但劉表也非等閒之輩,這個戰略若是行不通,總得再想辦法才是,另外攻略荊南的戰略若是能行得通,將荊南和南海郡,蒼梧郡練成一片,也是一個上善的戰略縱深,好處多多。”
呂布聞言恍然大悟,點頭道:“如此最好!今後還需公臺為我仔細籌謀之。”
……
不久之後,呂布一方就收到了孫策派來使者的通氣,三家密謀袁術的計劃隨即開始施行。
有周瑜和陳宮在,呂布軍和孫策軍的合作就可以達到長久,雖然他們兩家的主公脾氣都不甚好。
在陶商想來,若是有一日,這兩家的軍師不在了呢?
外交是需要腦子的,而不是勇略。
司馬懿帶回了呂布想要在事成之後借宜春縣等豫章西部縣城的請求。
十七個縣城都是南方窮縣,人口也不多,要來確實是沒什麼價值,給呂布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以陶商,諸葛亮,司馬懿,陳登等人的見識,自然不會看的如此淺薄。
接下來,就是這幾個人商量借不借的事情了。
諸葛亮和陳登的意思很明顯,養寇之事不可做的太過火,一旦將賊寇養成尾大不掉之勢,未免有些作繭自縛之嫌。
但這一次,司馬懿卻已他毒辣的眼界反駁了陶商和諸葛亮的意見。
司馬懿認為,既然已經決定扶持這倆人作為屏柵,那就盡力的扶持,既用且疑的態度只會適得其反,到時候走上袁術的老路。
而且司馬懿認為,陳宮的這個戰略,若是成功,表面上看著是提高了呂布和孫策的地盤和人口賦稅,但同時也將他們的兵馬深深的陷入了嶺南的荒蕪地界。
南海郡,和蒼梧軍等地地域遼闊,且多是藏有猛獸的山區,有的地方甚至還沒有道路,且蠻夷眾多,比丹陽的山越和東南的百越還要難搞,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