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岱給陶商推薦的人,分別是賀齊,全柔,闞澤。
這三個人,陶商自然是都知道的。
如今有了呂岱的舉薦,陶商自然更是樂意錄用。
闞澤少年家貧,世代務農,常年向他人借書摘抄,可謂博學多聞。
賀齊是山陰人,現任剡縣郡吏,乃是王朗的直屬手下,陶商這次從王朗手中接收會稽郡之後,便準備提拔徵調他。
畢竟賀齊在東吳的歷史上,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山越,都是身經百戰,立功無數,乃是吳中少有的重臣良將。
全柔乃是孝靈皇帝時期的孝廉,目下在揚州為會稽東部都尉,亦是屬於王朗的手下,另外讓陶商在意的事,他還有一個兒子,名叫全琮。
陶商任命呂岱為定南都尉,跟隨自己一同南下,收服揚州諸郡。
但在南下之前,還有兩個人,陶商需要見上一見。
那就是他的兩個徒弟,司馬懿和諸葛亮。
挺長一段時間沒見了,也不知道兩個孩子的課業怎麼樣。
陶商雖然是他們名義的上的師傅,但能教他們的東西著實有限,能教他們的時間也著實有限。
但陶商卻不惜重金,在整個江南聘請六藝名師,對兩個孩子進行課業教育。
當然,身為穿越人士,對古代的藝業,陶商也不是看的非常重,他更願意讓兩個孩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時光荏苒,一晃,諸葛亮已經是十四虛歲了,而司馬懿則是十五虛。
想當年,兩個蹦蹦躂躂的小崽子,如今都已經是半大不小的少年郎了。
見了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們的課業已經精進到了很高的水平。
果然都是天生的學霸苗子。
但令陶商感到唯有一點美總不足的是,在見到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們的手中沒有拿扇子。
這一點令陶商很不爽,他首先就批評了諸葛亮。
“為什麼不帶扇子?”
諸葛亮的臉一下子就變得通紅,他低著頭,羞羞答答的挪動著兩隻腳,道:“老師,天入冬了,天不太熱,學生就給忘了。”
“那可不行,回家取去!拿了扇子再來跟我說話……好東西不隨身帶著,記著,那玩意兩千年後都有人認。”
諸葛亮無奈之下,只得轉身回去取扇子了,留下司馬懿一個人在那偷笑。
陶商斜眼看著司馬懿。
“你樂什麼?你覺得沒你事嗎?你也回家取扇子去。”
司馬懿的臉色瞬時變綠了。
“老師,我那扇子太磕磣了,給燒火的一樣一樣的,我能不能不用?”
“不行!好東西怎可不用!簡直是暴殄天物,你那扇子比諸葛亮的金貴,一千年後能用蒲葵扇的,只有活佛才夠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