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練完了長槊,一邊擦汗,一邊來到了孫觀的身邊,孫觀主動的給他遞上了一塊擦汗布,低聲道:“大兄,您想清楚了嗎?”
臧霸接過布巾,抹了抹頭上如雨的汗珠子,道:“何事想清楚?”
“嗨!”
孫觀對於臧霸這股子裝傻充愣的勁很是著惱,卻又不敢真的跟臧霸發火,只是壓住火氣勸道:“還能有什麼事?便是前番那袁術寫信與吾等,要咱們兄弟歸附其麾下,南北夾擊,共同對付徐州的陶氏!屆時平分徐州。”
臧霸聞言不屑的一笑,道:“對付徐州陶氏?還平分徐州?他袁術當年在濡須塢,十萬的大軍被金領軍四萬人馬打的一蹶不振,直到今日方才緩過氣來,居然還敢再做圖謀?姓袁的莫不是想連壽春老家都被陶家弄了去,才甘心罷手不成!”
孫觀搖了搖頭,道:“大兄,事雖然是這麼個事,但話卻不能這麼講,袁術當年的十萬兵,畢竟都是新軍,沒有什麼戰力,如今經過數年的操練,已是不可與當年相提並論……如今陶謙成了徐州牧,陶商成了揚州牧還得拜太傅之尊,東南的境地早晚必為其父子全據!咱們泰山五傑,這麼多年在琅琊國經營,為的是什麼?就是獨尊此地,但是以目前陶家的發展勢頭,若是再任憑他們囂張下去,這琅琊國,只怕便不復為咱們兄弟所有了。”
臧霸將汗巾扔在地上,面色變的有些陰沉。
在東漢末年,兗州的泰山郡,以及與其相的山海地帶即琅琊國的西北面,是一個背山面海的特殊地帶。
在這裡屯兵據險自守,既可反抗官府,又可抄略百姓,所謂郡接山海,便是如此。
著實是臧霸等不法分子的天堂啊。
而且由於這個地帶的特殊性質,使得早在臧霸等泰山五賊之前,琅琊國便成了反抗東漢政府的鬥爭不法分子的發源地,這些人可以簡稱為琅琊幫。
永興二年,琅琊賊公孫舉反叛,成為琅琊榜單上的第一賊頭,後為東漢名將段熲討破。
延熹三年,琅琊賊勞丙復叛,成為琅琊榜上的第二位琅琊賊。
延熹三年十一月,琅琊賊叔孫無忌攻殺都尉侯章,成為琅琊賊第三位。
而臧霸等人則是繼往開來,在新時代登上了琅琊榜的榜首,而且一上就是五個!
臧霸,孫觀,尹禮,吳敦,昌豨。
琅琊國之所以總是有賊寇頻頻上榜,還是因為它獨特的自然優勢,既可以據山自守,又可以浮海入島,而且因為自然環境原因,這裡許多的郡民都舉家入山,全家“襁負而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與山越一樣的山民。
因為環境影響,這些北地山民隨時都處於緊張的狀態,極富有戰鬥力,而這些人,自然是臧霸等泰山五賊兵源的主要來源。
如此,臧霸麾下士卒的戰力才會日益增強。
這也是這麼多年,陶謙拿臧霸沒有辦法的原因。
可眼下陶家的勢力愈強,泰山五賊的境地就變得越來越尷尬,隨時都有被陶氏將琅琊國回收的可能。
特別是金陵軍連敗袁術,呂布,嚴白虎,笮融,濮陽曹軍等軍之後,泰山五賊開始感覺有些膽寒了。
面對這樣的強軍,若是想要在琅琊國和泰山郡之間繼續自立,在繼續這麼自閉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了。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袁術邀請泰山五賊夾擊徐州的書信,透過孫觀之手,被輾轉的送到了臧霸的手中。
本來這對泰山五賊來說是一個突破點,但袁老二在關鍵時刻又犯了毛病,他的書信中沒有邀請臧霸等人作他的盟友,而是讓他們率眾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