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更,求推薦訂閱)
劉宣會心一笑,他看到李儒的狀態,心中踏實了,知道李儒被勾起了興趣。事實上,劉宣提出的幾點,毫不例外的說在了李儒心中癢癢的地方。
劉宣暫時沒有和李儒為敵的打算,交好李儒自然是不錯。他略作停頓,又說道:“第三,建議丞相擢用清流和黨人,收攏人才,確立朝廷威信。”
“朝廷中的官員,如蔡邕、楊彪等清流和黨人,都曾黨錮之禍中受到影響。丞相秉政,採納郎中令的建議招攬他們,可謂是睿智之舉。”
“雖然很多人不情不願,是丞相派人強行徵辟的。但丞相厚加賞賜,以誠待人,更不吝拔擢,不管如何,他們總會有一絲感激之心。”
“隨著王允、馬日磾、士孫瑞等人得到重用,黨人、清流名士紛紛入朝為官。”
“一時間,朝廷便有了威信,有了威嚴。”
劉宣面容肅然,道:“不管啟用清流名士的最後效果如何,從朝廷的威望來看,的確讓丞相在短時間確立了威望,穩定了朝局。”
李儒看向劉宣,眼中有了欣賞神色。
如果說之前他認為劉宣是吹捧他,現在李儒認為劉宣懂他。
知我者,劉宣也!
李儒神采奕奕的問道:“第四呢?”敗獨壹下嘿!言!哥
劉宣眼中卻多了一絲慎重神色,很是遲疑,片刻後才說道:“我的身體中流淌著高皇帝的血脈,是皇室中人。我來提第四點,有些大逆不道,和我的身份衝突了。”
“哦,這是為何?”
李儒更加的好奇,心想劉宣的第四點是什麼?剛才劉宣分析的前三點,李儒都非常的贊同,認為劉宣說在了關鍵點上。
一時間,李儒摸不到劉宣的思路,不知道劉宣如何判定的?
李儒見劉宣猶疑不定,微笑道:“世子不用顧忌,尤其是娶了董相的女兒,你就是丞相的女婿,還有什麼顧忌的呢?但說無妨。”
劉宣深吸口氣,道:“既如此,劉宣僭越了。”
此話,更令李儒好奇。
劉宣緩緩道:“第四,在於郎中令建議誅殺劉辯。”
嘶!
李儒倒抽了口涼氣,眼神震驚,他沒想到劉宣提及的第四點功勞是毒殺劉辯。難怪劉宣說這話不符合他的身份,劉宣是劉姓子孫,誇讚李儒毒殺劉辯好,顯然不合適也不恰當。
越是如此,李儒越是讚賞劉宣。
這小子,很不錯嘛。
劉宣既然說了,自然不會再停下,繼續道:“丞相廢掉劉辨,立劉協為天子,可謂是石破天驚。廢立之舉雖然大逆不道,但能威懾百官,得到的好處很多。”
“如果任由劉辯活著,那麼只要劉辯活一天,劉辯就是曾經的正統,因為他是先帝劉宏冊立的天子。”
“不管丞相如何做,做得怎麼好,劉協的皇位總是來路不正。”
“甚至於,百官雖然懼怕丞相,但心中仍然可能心繫於劉辯身上。想轉變朝廷官員的心思,想讓他們承認劉協是正統,唯一的變法便是殺死劉辯,去除劉協唯一的威脅。”
“斬草除根,收人收心,迫使朝臣不得不效忠劉協。”
劉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說道:“人都這樣,只要還有念想在,就難以割捨。所以劉辯活在世上一天,就可以對劉協構成威脅,可以威脅到丞相。”
“指不定哪一天,就可能有人出來反對劉協,亦或是反對丞相。”
“甚至,可能有人要救劉辯離開。只要劉辯逃了出去,各路諸侯就可能擁立他,與丞相分庭抗禮。”
“一旦發生那樣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婦人之仁。”
劉宣神色肯定,說道:“殺死了劉辯,不僅斬草除根,剪滅了對丞相的威脅,更使得天下歸一,讓百官不得不將心思放在劉協身上。”
“先帝有兩個兒子,兩人都可以做皇帝,死去其一,剩下的一人必定是正統。”
“不管皇位來得是否正當,百官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