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沉吟片刻,問道:“世子,這曲《十面埋伏》有什麼講究嗎?”
劉宣回答道:“《十面埋伏》的出處,來源於楚漢相爭時期。當時高皇帝劉邦率領漢軍,在垓下伏擊項羽,最終逼得項羽自刎烏江。整首十面埋伏,便是依據當時的戰況來的。”
“妙!妙哉!”
蔡邕聽了劉宣的解釋,再回想剛才的曲子,連連稱讚。
孔融盯著劉宣,更是覺得看不透劉宣。
劉宣一鳴驚人後,展露出的能力,可謂是驚才絕豔。劉宣智鬥康王妃、鬥垮李傕和楊奉,才智卓絕;劉宣自幼沒有名師指教,卻才思敏捷,五步成詩;劉宣戰管亥、敗徐晃,武藝也是精湛絕倫。如今劉宣還能撫琴奏曲,這份才華,簡直是太出眾了。
孔融心中,也是佩服不已,更相信了許劭的評價。
蔡琰眼中神采飛揚,異彩連連,她也被劉宣的一曲《十面埋伏》折服了。
蔡琰眼珠子溜溜一轉,道:“世子剛才彈奏的《十面埋伏》,昭姬是第一次聽聞。不知道這首曲子,是否是世子所做?”
劉宣道:“正是如此。”
穿越不剽竊,不如不穿越。
反正都已經拿來用了,劉宣毫不猶豫的佔為己有。
蔡琰雙手合攏,正色道:“世子大才,昭姬佩服。”她看向劉宣的眼神,盡是欽佩。任何一首名曲,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出來的,劉宣的《十面埋伏》,可堪傳世。栢鍍意下嘿眼哥關看嘴心章節
劉宣道:“昭姬姑娘過獎了。”
蔡邕也誇讚不已,廳中的氣氛,扭轉了過來。
“為這一曲《十面埋伏》,我敬世子。”蔡邕端起酒杯,向劉宣敬酒。
劉宣連忙道:“多謝蔡先生。”
蔡邕以一首琴曲作為切入點,然後話鋒一轉,大談朝廷的政務。孔融心繫政務的,也開口附合。劉宣時不時的說幾句,廳中的氣氛,頗為歡欣。
吃罷晚飯,天已經暗了下來。
孔融提出告辭,蔡邕和蔡琰親自送孔融和劉宣出門。到了門口,蔡邕拱手道:“孔相、世子,若有閒暇時,隨時來府上做客。”
“一定。”
孔融和劉宣點頭,面帶笑容的回答。
蔡琰道:“世子琴藝出眾,昭姬佩服。奈何天色已晚,昭姬無法向世子討教。如果世子有閒暇,還請來府上多多指教。”
“一定!”
劉宣拱手回禮,和孔融一道離開。
跟隨劉宣一起離開的,還有易曲以及其餘的七個遊俠兒。這些人已經歸順了劉宣,便跟著劉宣一起,不再四處流浪。
馬車中,孔融和劉宣相對而坐。
孔融問道:“世子今天縱容衛寧離開,那是放虎歸山,養虎為患。對於衛寧,世子是怎麼打算的?”
劉宣臉上露出猶豫神色,緩緩道:“蔡先生讓我手下留情,如果我出手對付衛寧,恐怕蔡先生那裡不好交代。”
“婦人之仁。”
孔融面色一黑,很鄭重的呵斥了一聲。
劉宣臉上掛著不解,問道:“孔相何出此言?”
孔融面容嚴肅,正色道:“世子和蔡邕之間的關係,不需要用衛寧來做人情。公事歸公事,私交歸私交,一個衛寧而已,不必顧忌蔡邕。”
“世子不是文人,文人重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