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寒食節,和後世的清明節相差不多,相差不過一兩天。到了後來,寒食節就被清明節合併了,成為一起的節日。
富禎刁難劉宣不成,竟是主動出題了。
不為其他,只為刁難劉宣。
富禎看向其他的人,道:“諸位,你們認為呢?”
士子們此刻,臉上都是神色欣喜。
一個個看向劉宣,眼中充滿了期待和欣喜。
“殿下,再來一首吧。”
“殿下神思敏捷,令人佩服,請殿下再來一首吧。”
“殿下,狠狠的擊敗富禎,別讓他得逞。”
一個個紛紛開口,臉上都有著期待的神色。這些士子雖然文人相輕,但是他們和劉宣之間,有著太大的差距。當劉宣展露出足夠的才華後,頃刻間就征服了這些人。
富禎再一次道:“殿下,眾人盛情相邀,您意下如何呢?”
劉宣說道:“既如此,那本王就再獻醜了。”
眾人聞言,臉上都是流露出期待的神色。
劉宣揹負著雙手,在甲板上來回的踱步,不一會兒,就說道:“有了!”
富禎嘴角抽搐,心說,你真當作詩如喝水嗎?這麼短的時間內,竟然又有了,真以為作詩是大白菜嗎?路邊上到處都是。
劉宣說道:“這首詩的名字,名叫《寒食掃祭》。”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一首詩,劉宣沒有絲毫的停頓,直接就誦讀出來了。
整首詩的大概翻譯,是全身的衣服都沾滿了血淚和塵埃,儘管現在戰亂結束了,但是回到故鄉也還會感到悲哀。在風雨中,梨花落盡了,寒食節也過去了,清明掃墓的時候,有幾戶人家的墳墓還會有後人來祭拜呢。
此情此景,許多士子返回東萊郡,正好應了此景。
這些人離開中原,是因為戰亂。
如今東萊郡平定了下來,他們追隨劉宣一起回去。可是即使回了故鄉,先祖的墳墓,又有多少後人還能再去打掃呢?
一股悲涼的氣息,在士子的心中瀰漫了開來。
富禎表情凝重,一顆心沉到了谷底。
“殿下大才,在下佩服。”
忽然,士子當中,有了一個人站起身,拱手揖了一禮。
“殿下才思敏捷,令人佩服。”
“殿下之才,著實厲害。”
“殿下高才!”
一個個人相繼開口,臉上都是心悅誠服的神色。
如果說之前他們對劉宣,那是存在輕蔑,甚至是敵視的姿態,但是現在對於劉宣,卻已經是再無一絲的輕蔑,更多的是佩服。
管寧臉上也有了沉吟神色,最後忍不住輕嘆了聲。劉宣的一首詩,也勾起了管寧的諸多回憶,讓他不勝唏噓。
劉宣看向了富禎,笑吟吟道:“富禎,可還滿意?”
富禎姍姍一笑,道:“殿下高才!”
此時此刻,富禎也知道自己不是劉宣的對手,再和劉宣較量,那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只能是心甘情願的認輸。
本想刁難劉宣,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讓劉宣出盡了風頭。
富禎不甘心,卻只得乖乖的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