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大船都停泊下來,不再前進。
旗艦甲板上,有劉宣、管寧、邴原等人,以及一些追隨管寧計程車子,富禎也在其中。除此外,還有一些受邴原邀請而來的。
吃過晚飯,管寧閒來無事,就在甲板上講學。
管寧講學的方式,一點不古板,尤其是他博古通今,講學的時候旁徵博引,許多經典也是信手拈來,而且言語通俗,很容易讓人接受。
聽課的人,也是沉醉其中。
劉宣也坐在一旁,聆聽管寧講課。
對於劉宣來說,經歷過後世資訊大爆炸,所以管寧許多授課的內容,他都是知道的。不過聽管寧引經據典,也是一眾樂趣。
足足一個時辰後,管寧授課才結束。
劉宣讓人準了一杯熱水,然後親自遞給了管寧。
管寧道:“多謝殿下。”
劉宣微笑道:“先生講課的時候,只有老師和學生,哪來什麼殿下。”
管寧微微一笑,把被子遞給了劉宣。
然後,管寧看向了眾人,說道:“按照以往的慣例,今日講學結束。便以海上為背景,時間為一刻鐘,然後諸位自薦賦詩。”
劉宣聽了後,眉頭一挑。
沒想到,管寧教學還有這樣的環節。
在這個時代,管寧出題讓這些人賦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讓他們展露自我才華的時候。如果誰得了管寧的青睞,那相當於是一步登天的機會。
這種環節,自然是無數人參與。
一個個都是盯著碧波粼粼的海面,看著一輪殘月的天際,都在冥思苦想。
一刻鐘時間到,管寧還未開口,就有人站了出來。
起身的人是一個皓首老者,他當著劉宣的面,將自己思考的一首詩說出來,然後請管寧點評。在這個人之後,又陸續有人開口賦詩,一個個相繼賦詩,那場面真是熱鬧無比。
管寧耐著性子,逐一的點評。
劉宣看在了眼中,心中也是頷首,在這些人當中,到也有幾個不錯的。
富禎的詩,算得上其中的翹楚。
一個個賦詩結束了,忽然富禎站起身,他側身面向劉宣,雙手合攏,拱手揖了一禮,道:“靖王,如此良辰美景,在座諸位都在賦詩,不如靖王也賦詩一首如何?”
管寧看在眼中,卻沒有阻止。
對於劉宣,管寧認為他是一個合格的政客。只是劉宣的才華,管寧卻不知道。富禎開了這個頭,管寧也就由著富禎了,想要看看劉宣的才華。
劉宣聞言,卻是笑了起來。
這個富禎還真是小性子,竟然在這個時候找他的麻煩。
富禎見劉宣不說話,就又說道:“殿下,在座的諸位,都紛紛賦詩,有好有壞。我們不過是為了好玩,為了活躍氣氛罷了。靖王不必推辭。”
富禎看向周圍的人,眼神示意。
頃刻間,周圍的人都明白了過來,一個個紛紛開口。
“殿下,何必要推辭呢?殿下出身皇室,更是當今天子的皇叔。以殿下的才華,做出來的詩肯定是相當出眾的。”
“殿下不要推辭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殿下,還請試一試。”
“殿下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殿下來聽幼安公講課,卻不服從幼安公的規矩,實在是說不過去。殿下,還是賦詩一首吧。”
一個個士子,紛紛開口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