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時間,轉瞬即逝。
這一日,李傕從縣衙的監獄出來了,回到了府邸。
李傕做的第一件事,是召集麾下的幕僚議事。劉宣在監牢中明確的說了要殺死他,而李傕也要殺死劉宣。雙方的矛盾,已經不可能化解。
李傕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所以打算提前出招。
否則落入劉宣的算計,又是他吃虧。
李傕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把諸位請來,是商討誅殺劉宣的計策。本將和劉宣之間,勢如水火,已經是不能共存。劉宣活,本將死。本將活,劉宣死。所以,必殺劉宣。”
幕僚陳崇率先發言:“將軍剛出獄就要殺劉宣,一旦丞相知道,後果恐怕很嚴重。”
李傕拂袖道:“管不了這麼多了,劉宣去牢房探監時,承認了他在丞相面前說化干戈為玉帛的話是假話,那是欺騙丞相的。劉宣要殺本將,本將不能坐以待斃。”
陳崇道:“如果是這樣,就必須提早防備。”
李傕不滿意陳崇的話,沉聲道:“不是防備,是反擊,是殺死劉宣。”
其他人臉上,都面色凝重。
要誅殺劉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稍不注意就會引火燒身。
陳崇思考了片刻,就緩緩道:“將軍真的要殺劉宣,在下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選擇。”柏渡億下潶演歌館砍嘴新章l節
李傕眼中一亮,問道:“哪三策!”
陳崇回答道:“上策是隱忍待發。將軍出獄後,將要負荊請罪,屆時將軍主動向劉宣道歉,營造出化干戈為玉帛的跡象,讓丞相相信將軍。”
“至少,劉宣離開長安之前,丞相得認為將軍知錯了,也悔改了。”
“等劉宣為天子祝壽結束離開長安時,將軍再反擊。”
陳崇眼神銳利,說道:“到那時,將軍直接派遣一隊士兵扮作劫匪掩殺劉宣。劉宣和孔融來長安,身邊沒有什麼士兵,軍隊追上去,劉宣必死無疑。”
李傕聽了後,覺得這一計策還算是不錯。
只是,耗費的時間太長了。
一旦時間拖得太長,就容易出現變數。
最重要的是劉宣都已經說了要弄死他,既然是這樣,劉宣肯定會在離開長安之前動手。他落後於劉宣,就會處處被動,容易讓自己陷入危機。
李傕想了想,又問道:“中策呢?”
陳崇回答道:“中策則是誘殺劉宣,發動的時間由將軍把握。”
“將軍可以藉助負荊請罪的機會,向劉宣道歉,再邀請劉宣去酒樓去赴宴。然後,將軍可以在席間誅殺劉宣。不過在下聽聞劉宣武藝高強,要讓刀斧手殺他不容易,所以只能另謀他法。”
“武功再強的人,也強不過毒藥。”
“將軍只需要在菜餚中下藥,就可以毒殺劉宣。”
陳崇自信說道:“劉宣毒發身亡後,我斷定丞相不可能殺將軍。畢竟劉宣已經死了,已經失去了價值。丞相殺將軍,就等於自斷一臂。即使丞相心頭憤怒,甚至是恨不得殺了將軍,也不會殺將軍的,最多時懲罰而已。”
李傕聽了後,心中有些意動了。
這一計策不錯,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李傕問道:“下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