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李儒又道:“為兄家中也有幾本尉繚子,但都是殘本,殘缺不全,讀起來很費勁,難以通讀全文。賢弟的這本《尉繚子》整齊完整,字跡清晰可見。賢弟有心了,為兄多謝。”
李儒崇尚法家,行事狠辣霸道,《尉繚子》正是他經常研讀的兵書。劉宣隨意挑選的一本書,正合李儒的愛好。
只能說,劉宣的運氣很好。
劉宣笑容燦爛,道:“兄長喜歡,就最好了。”
事實上,他真的是隨意挑選的,沒有花費什麼心思。
沒想到,歪打正著了。
李儒小心翼翼的收起了竹簡,把竹簡捆好後,想了想,才緩緩道:“賢弟可知道關於李傕的訊息?”
劉宣道:“不知。”
李儒說道:“李傕已經不再站崗了,他暫時被安排在家賦閒。雖說丞相暫時沒有安排李傕的官職,但丞相打算不久後重新啟用李傕。”
劉宣一聽這話,心中笑了。
李傕的訊息他沒關注,李儒主動提及,足見示好李儒起到了效果。
劉宣思考了片刻,說道:“李傕統帥的是飛熊軍,是丞相麾下的大將,不可能一直處罰的。他被丞相重新啟用,也在情理之中。”
李儒搖了搖頭,正色道:“賢弟聰明絕頂,怎麼沒有想到其中的關鍵呢?”
劉宣問道:“什麼關鍵?”
李儒回答道:“李傕脾氣急躁,為人睚眥必報。賢弟來長安的時間補償,卻讓他丟盡臉面。這件事,李傕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擇機報復。一旦賢弟和李傕爭鬥起來,不管是賢弟受傷,亦或是李傕受傷,都可能影響賢弟在丞相心中的分量。”
劉宣連忙道:“請兄長指點。”
李儒很滿意劉宣的姿態,說道:“要說這件事,其實也簡單。賢弟只需要現在去一趟丞相府,請丞相恢復李傕的官職。賢弟這麼做,是體現賢弟的大度量。賢弟都表明不追究了,一旦再和李傕爭鬥起來,丞相肯定會先入為主的站在賢弟這邊,認為是李傕糾纏著不放。到時候,賢弟才能佔據先機。”
劉宣聞言,心中暗暗佩服李儒的計策。
這一招,可謂是佔了先機。
劉宣站起身,拱手道:“兄長大恩,請受我一禮。”
李儒微微頷首,接受了劉宣的大禮。在李儒看來,他的這一計策,能解決劉宣的難題,承受劉宣一禮也是合適的。
李儒大袖一拂,道:“賢弟有事處理,為兄就不逗留了,告辭。”
劉宣說道:“我要前往丞相府,就不挽留兄長了,下次再和兄長暢談。”
劉宣送李儒出了書房,下人去通傳後,時間不長,董菡和她姐姐也出來了。劉宣目送李儒和董菡離開後,讓董菡去收拾一番,準備前往丞相府。
兩人乘坐馬車離開住宅,往丞相府行去。
這次李儒主動的登門拜訪,劉宣猜測可能有兩層意思。
第一,李儒帶著老婆拜訪,是讓老婆打探董菡的狀況,看董菡過得好不好。第二,李儒也想要試探劉宣。如果劉宣的態度好,李儒就投桃報李,告訴劉宣關於李傕的事情。如果劉宣娶了董菡就目中無人,李儒自然是裝聾作啞,敷衍了事。
馬車到丞相府停下,劉宣和董菡下了馬車,在侍從的帶領下來到大廳等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