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臉上有著一抹慚愧,無奈說道:“本相長於治政,有能力讓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在行軍打仗方面,有心無力。本相能做的是在其位謀其政,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蕩平亂世,重振朝綱,本相心有餘而力不足。世子能力卓越,當有此覺悟,為大漢中興而努力。”
推心置腹的話語,從孔融口中說出。
忠誠之心,展露無遺。
這,是一個忠於漢朝的忠臣的心裡話。
劉宣敬佩孔融這樣忠於漢室的官員,他鄭重的點頭,道:“孔相放心,我會竭盡所能。為漢室江山的穩定而努力,為大漢的中興而奮鬥。”
“好!”
孔融捋著頜下鬍鬚,臉上流露出笑容。
話鋒一轉,孔融說道:“本相雖然名聲不顯,但在朝廷中,也認識幾個官員。如剛回到京師的左中郎將蔡邕、司徒王允,以及楊彪、馬日磾等人,到了長安後,本相會為你引薦。”
“多謝孔相!”
劉宣心中,也是一陣高興。
有孔融引薦,他和朝廷的官員就可以建立關係。
這對提升劉宣的名聲,很有幫助。
試想一下,蔡邕、王允、楊彪、馬日磾等人都交友廣泛,威望很高。當他們和某某聊天時,隨口一說北海國世子如何如何……
說的人多了,就會讓人認可劉宣,認為劉宣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這,便是無形中的好處。
劉宣問道:“孔相,我們何時啟程?”
孔融回答道:“之前,本相已經把相關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明日一早,我們就啟程前往長安。現在是十月,距離天子生辰還有兩月有餘。此去路途遙遠,不知道路上是否順利。再者,早一天抵達長安,就可以多些時間準備。”
劉宣說道:“明天一早,我來孔相府匯合。”
“可以!”
孔融聞言,點頭同意了。
劉宣起身告辭,回到王府後,他先安排了一些需要處理的事情。然後,他告訴了徐晃和糜芳離開的時間,再去了一趟劉赫的院子,說了離開的時間。
做完這一切,亥時都過了大半,劉宣才洗漱更衣睡覺。
次日一大早,劉宣早早的起床。
晨練完,他洗漱後,帶著糜芳和徐晃吃罷早飯,然後又去了一趟劉赫的院子,向劉赫告辭。聽完劉赫的囑託,劉宣退出來,帶著糜芳和徐晃前往國相府。
到了國相府,等了約莫小半刻鐘,孔融也出來了。
孔融此去,竟是孤身一人,身邊連一個書童都沒有帶。
孔融和劉宣乘坐馬車,徐晃和糜芳則騎馬趕路,一行人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劇縣,西向長安,奔著長安行去。
此去長安,路途遙遠。
北海國位於青州的最東面,劉宣一行人接下來,要從北海國離開青州,再進入兗州,然後途徑洛陽,再往長安。
這一路,青州和兗州境內,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程。
正是因為如此,一行人趕路的速度很快,路上很少耽擱,也少有專門找驛站歇息。都是到了天黑後,找農家百姓借宿,或是在荒山野廟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