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日,蘇景派人來傳信,朝廷的使節會在下午申時抵達。
劉宣吃過午飯,睡了個午覺後,前往和蘇景匯合。然後,兩人又和孔融匯合。一行三人,帶著北海國和王府的一眾官員,往劇縣的西門行去。
十月的天,冷風習習。
尤其是今天,更是烏雲蓋頂,一絲寒意在空中瀰漫。
劉宣站在蘇景的身旁,低聲問道:“國傅,這次來劇縣的朝廷使節是誰?”
蘇景搖頭,表示不知。
孔融接過話,回答道:“來北海國的人,是董卓麾下的大將李傕。”
“李傕?”
劉宣聞言,眉頭微皺。
孔融以為劉宣不知道李傕,便解釋道:“李傕是董卓的心腹,據說,董卓麾下的精銳飛熊軍,便是由李傕率領的。天子祝壽一事,董卓派李傕來,對北海國可謂是相當的重視啊。”
劉宣說道:“孔相,這會不會是董卓想刁難您?”
孔融道:“不排除這個可能,當初我被任命為北海相,就是董卓授意的。說到底,還是因為董卓要廢除少帝,而本相曾頂撞他。”
頓了頓,孔融又道:“除此外,董卓或許還想借此機會,試探各州各郡對朝廷的態度,或者說對他的態度。”нéíуапGě醉心章、節億梗新
“自從袁紹、曹操、孫堅等人反抗董卓後,朝廷的威懾力不斷下降。”
“董卓要喝令各州的官員,已經出現了困難。”
孔融正色道:“現在董卓退守長安,自覺威信不足,就想試探試探。至於是否有其餘的目的,尚未可知。不過本相猜測,董卓可能也想借此機會,拉攏一批人。”
劉宣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
蘇景臉上有著鄭重神色,說道:“世子,李傕到了後。如果他態度囂張,言辭鋒利,你不要和他置氣。忍一忍,就過了。”
劉宣問道:“為什麼要忍?”
蘇景說道:“李傕雖然是董卓的人,但名義上,他代表的是朝廷。其他郡國的官員對待朝廷使節怎麼樣,我們管不了,但北海國,不能給人留下話柄。”
劉宣點頭同意,心中卻不以為然。
話柄,這是什麼?
這年代手中有力量就是真理,其他的完全沒用。劉宣心中自有主意,但他也明白蘇景是為他好,也就沒有再說話。
一行人,慢慢的等著。
抵近申時,城外的官道上仍是一個人影都沒有。
劉宣第一次這樣等人,他對李傕本就沒什麼好感,問道:“孔相,李傕的人,說是申時抵達嗎?”
孔融道:“是申時!”
劉宣靜靜等著,到了申時,官道上仍然一個人影都沒有。
此時,劉宣心中有些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