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境之中,黑夜大行其道。
不過在這黑幕之下尤有三處光亮大甚猶如白晝,又恐是黑夜之中驟然亮起的最為閃耀爍星。
一處是在半峰腰上的右側峰巨大石像中。
一處同樣是在半峰腰,只不過是遙隔左右兩端的左峰腰的那處恆殿,是先前被崔濮陽藉以諧音稱呼為俞真賤的俞真劍步入恆殿之中才隨後驟然升起的耀眼白晝光芒。
不少的被崔濮陽攔截在此處的修士明裡暗裡的義憤填膺之地便就是在這點兒。
因為在他們心中若不是崔濮陽這個靠著那把神兵的小子在這當中給橫插一腳,指不定那處還不知道有多大的機緣就會是他們的了。
一步登天,一次吃一輩子的幻想擱在了誰身上誰不會有?
儘管他們心底裡也都是跟著明鏡一般的清楚,就算是沒有那個杵神兵的小子攔路那份機緣九成九,萬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會是他們的。
可恰恰就是這得不到的萬分之九千九九。才會催生了他們心中的這般想法。
世俗山下王朝的民間江湖裡,有著這樣的一般說法,越是劍高武功高者江湖之上他越是不留名。
而越是那種不上不下之輩越是愛在江湖之中咋咋唬唬,上躥下跳。
山上也大抵就是這般的境遇情況。
換個位置山上山下其實都一樣,只不過是江湖變山上,地界更大,人更多,人也不單單就是人罷了。
還有一處山巔上恆峰之巔,其實恆峰巔一直都是有個怪象,那就是峰巔頂一直都是白晝大明,因為那光亮,便是由恆峰之巔而下散落。
光源處之光,無論於暗亮,皆是大亮。
只是這峰巔光亮處甚至於就連身處於其中的褒宜都可能是渾然不知,還以為此身處此身景便就是此般模樣。
至於這最後一處便是在這左右兩側峰的分叉始口處,由崔濮陽單人單劍而引起的耀眼光亮。
直衝天際之上的那種。
崔濮陽手握承影,以一種古老劍勢起劍,席捲著浩瀚而凌然的劍意。
劍意不止僅有一道,畢竟當初的那位萬劍帝的萬字同樣偕指著其劍意千絲萬縷。
劍帝萬曆為何就會被後世濃墨重筆書於其中,要知道千年以來的耀眼劍帝不多但也有那麼一兩個,還是修為稍稍高點的。
其中就與這萬曆劍帝的萬縷劍意有關,尋常劍修砸鍋賣鐵也不過就是供養著一縷劍意,而劍帝萬曆足足有了上萬縷,你說嚇不嚇人?
所以也就有了那種說法,說的就是輸你一劍其實就是輸你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