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頭一口解垢釀,咂巴咂巴了嘴,當得起還不錯。
離天宗釀酒的那個修士可沒在這酒中缺斤少量的。
酒味很足,酒勁卻是有些淡。
大抵便是因為祛垢枝的作用所致。
只不過一想起自己下渡船時,那個極有禮貌的離天宗端正修士朝著自己示別時,心中還是隱隱有著些許的愧疚之情的。
因此差點一個踉蹌,栽倒在地。
並沒有在最後的哪一處,離天宗宗門所在的渡口岸下渡船。
而是稍稍靠前了兩站,
是一處中轉的小泊岸渡口,名喚陽山泊。
陽山泊依舊是歸於離天宗所屬。
依舊是離天宗的弟子修士,只是陽山泊岸的離天宗修士就沒有那艘離天宗州內渡船之上的端正面龐修士那麼極有禮貌。
冰冷麵龐,一副生人勿近。
不過當吳塵向他詢問自己所往線路時,那位身材拔傲的離天宗修士也細心的向著吳塵講解。
在那位冷龐修士的指引下,交納了整整五十枚紫玄晶後,這才踏上了通往數百里外的一座傳送陣法。
從另一端的傳送陣法基臺上剛剛浮現身形的吳塵,看到眼前的所見,當真是,有些看呆了。
吳塵此行輾轉之地,兩儀山。
關於這兩儀山,可謂是在中州有著偌大名聲,因為兩儀山是中州山上通往山下王朝的一處關益,還是唯一一處。
只不過這兩儀山是離天宗的地盤,所以其通往的地界自然也就是歸於離天宗所轄的山下第一王朝大玄王朝。
中州不少的山上宗字號宗門都有自己的山下王朝。
山上的登山宗門與山下的世俗王朝,即相通,又不相通,即干預又不干預。
可以把山下世俗王朝比作歸屬這個地界的一處圈養之地。
山上門派,就算是宗字號宗門,都會有覆滅時刻,但歸於原本那個宗門的山下世俗王朝卻不會,頂多也就是換了個國號,掛上了他朝旗幟。
中州特有的山下王朝,源源流長,在中州最為古老的數本典籍之中有著大致的記載。
源自於九祖時代,大抵是當時執掌中州的某一祖為了庇護其一州境遇內的尋常普通人。
以滔天修為,手段,修建了大致類似於介子空間般的存在,只是這空間足夠大,大到可容納不下於尋常一州疆域地界般的存在。
有大有小的數十近百個個的介子空間被當年的那一祖以隨意拋灑的手段,拋擲於中州各處。
最為奇特的是,這些個明明單獨成個的介子空間卻又是相連為片,便就構成了整個中州的山下世俗。
關於那一祖雖然那些箇中州最為悠久的典籍之上沒有記載,但眾所公認的便是九祖中的玄祖。
因為玄祖萬年前的境域之地便是類似於如今中州的大致境域。
至於更早前的那位九祖之首,攬括五州中最大兩州,中州與北州的武祖,自然而然的就被忽視掉了。
兩儀山便是大玄王朝的境域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