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已然拋擲出的兩柄白色無柄無刃寸餘劍。
姜桓手中還有一柄。
三件連殃,實為一套。
若是單論每一柄,不過是勉強算作上品三階,但若是把三柄寸餘劍湊成一套,那便是無限的接近上品三階的九品。
三柄小劍名為三重天,一柄一重天。
並不是分而為指,一柄劍一重天,兩柄劍兩重天,三柄連殃便是三重天。
這一套三重天小劍,是姜桓手中殺傷力最大的一套玄器,且沒有之一,但卻不是他姜桓自己所獨有的。
上三境的山澤野修,一樣是散修,只不過是修為稍高一點兒的散修罷了。
散修還沒有那個玄晶供自己修煉極為耗錢的劍道。
先不論劍修修煉中的資源,光是手中的那把劍,就夠一個宗字頭山門修士受的。
真的以為那些個世俗傳記小說中的一般,高人高了,折枝便是劍?
那隻不過是站的不夠高,看的不夠遠的片面之詞罷了。
殊不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劍修為何世間鮮有?劍道難修是其一,其二便是實在修煉不起。
光是一把趁手的好劍,就是一個身價,修為越高,代價便是越大。
十個劍修九個窮,可不是空口白牙的稚童話。
名為三重天的那套寸餘白劍,是四海商行借於他姜桓使用的,使用期限便是看他姜桓這個上三境供奉的名頭能掛上多久。
而姜桓壓箱底的卻是自己的一樁大機緣中取得的一套佛像。
攏共是三座。兩石像一木像。
是他姜桓能以一介散修,領略到上三境風采的原因之所在。
之所以會用出這套其實並不算是怎麼趁手寸餘短劍,一來總歸不是自己的東西,不用白不用,其中的法器消耗也不用自己心疼。
二來,他姜桓可不是要跟這個比自己還要高出一重天的老前輩拼命。
要知道,他姜桓還在和那些散修算計人心的時候,眼前的這位就是他已經需要仰望的山巔人物。
卜蕭安雖然一副中年模樣,其實年紀是尤為之大,大到比一般尋常山門的祖師堂還要久遠一些。
三重天修士的壽元能有多少,二重天的姜桓還不是太過於清楚,但姜桓自己從一重天跨進二重天時整整平添了兩百載。
山下凡俗界,能又兩百載歷史的絕對算得上時一個不短歷史的大國,能平添不少可供後人借閱的史冊傳記。
兩柄寸餘短劍,一左一右,於那頭巍巍玄獅周旋著。
一旁的卜蕭安像是有些,有些不耐煩。
兩道劍眉緊皺,虛張一手,食指中指併攏,隔空虛揮而出。
一旁的姜桓動作仍要快上三分,在卜蕭安抬手之時便振臂一拋,最後一柄命為三重的寸餘短劍,揮擲而出。
依舊是無柄,卻開有雙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