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盧俊義將全國各地數十年來結實的商業往來方面的熟人都介紹了過來。
現在,東平一帶的商業貿易已經達到了巔峰。
光是稅收,就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兩白銀。
董平讓蔣敬帶人特地計算了幾天,東平現在的經濟水平已經達到東京城的四分之三了。
在整個天下,足以排進前三。
完全可以說,董平已經撐起了整個京東西路。
雖然張叔夜一直在盡力調配經濟的發展,可是終究幹不過制度。
要撥款,朝廷一紙御書下來,朝廷國庫吃緊,望爾等自行解決。
你們自己想辦法吧,老爺們還要享受清福,沒空搭理你們!
而本路安撫使的府庫,早已經被上一任貪得差不多了。
張叔夜整日忙前顧後,帶著兩個兒子拼死拼活的改制,仍然是於事無補。
整個京東西路在這一次的大饑荒中,毫無疑問也受到了波及,雖然北地有著黃河水運和大運河的運輸,不至於死那麼多人。
但是,整個京東西路十幾座城池還是產生了大量的災民。
這些人失去了土地和自由,還每日吃不飽飯,乾脆又選擇了造反。
就在張叔夜在剿匪和詔安之間猶豫不定的時候,讓他最發狂的事情發生了。
董平派人給十幾萬的災民和反軍送去了糧食和其他補助,還派了人去幫助他們修屋安頓。
這一番操作下來,大批的農民一拍腦袋,選擇了直接走人!
雖然北宋時平民出城,到任何地方都要路引,也就是現在的身份證,沒有特殊理由不得趕往外地。
但是董平直接派出軍隊護送著這些百姓大搖大擺地沿路而行,完全不把張叔夜手下的人馬放在眼裡。
張伯奮去找董平討要說法,劉贇只是笑道:“將軍若能證明這些百姓不是自願的,我便讓鎮東候把這些人遣送回來。”
張仲熊大怒道:“你們能代表朝廷不成,這些人憑什麼能隨意進入你們的城池?不把張安撫放在眼裡不成!”
“抱歉,自治權是聖上下達給鎮東候的。”劉贇拿出一張聖旨隨手甩到了張仲熊和張伯奮二人臉上,頭也不回地走了。
“有問題去朝廷上報,我們隨時有空。”
看著那些人跟著劉贇一走,又有大量商戶也走了,二人幾乎氣得牙齒咬碎。
張伯奮和張仲熊二人氣得頭皮要炸,恨不得帶了人衝上去找董平拼命,還是張叔夜讓人攔了下來。
張仲熊罵道:“董平這小子,以為有錢就能為所欲為麼!”
“聽說現在他們城池的稅收是大宋最低,而對商販的稅金是其他城的三倍!”
張伯奮把附近的瓷杯一把掃到了地上,怒喝道:“為何還有如此多的商戶要擠破了腦袋去董平那裡!”
“據說董平那裡可以購買一種名叫“香皂”和“花露水”之類的東西。”張仲熊冷笑道:“也不怪那些商人唯利是圖,這兩樣東西可是現在全國利潤最高的市場,那些做買賣的自然是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