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後,從楚京出發,運送物資的飛舟,終於抵達了寧國國都。
沈雲變作二十歲的青衫書生,與一干人等下了飛舟。
隨後,其並未在“寧國商會”逗留,而是在寧都內隨意轉了轉,並在一間“八寶齋”買了些關於寧國曆史、雜記之類的書籍,以及寧國地圖,便進入了一家酒樓,閉門不出了。
等到沈雲將這些書籍盡數閱讀一遍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沈雲揉了揉有些腫脹的太陽穴,望著面前堆積的數十本書籍,面露沉吟之色。
想不到寧國曆史這般曲折,竟然出現過修士大軍,實在讓人大感訝異。
而寧國現如今,以當朝天子為首,徵西王、北涼王為輔,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共同治理寧國。
當然,這三人皆是化液期初期修為,手下分別有黑虎衛、北涼鐵騎、長寧帝軍,軍隊中不乏納靈期修士、煉氣士等存在,是寧國三大官方勢力。
除去這三方勢力,另有以火屬性術法見長的燭焰宗,以煉器為主的百鍊宗,以及佛門法華宗,這三大宗門。
這三大宗門,弟子眾多,但是,與朝廷三大勢力相比,自然遠遠不及。而且,這三大宗門也都是朝廷暗中扶植的勢力,不足為患。
三宗宗主皆是化液期初期修為,真實戰力卻比不得當今天子、徵西王、北涼王三人,且三宗與朝廷一向和平共處,井水不犯河水。
而且,三宗也一向奉行“鼓勵門下弟子從軍,為國效力”的宗旨,故而,朝廷也任其自由發展。
縱然如此,朝廷對這三宗化液期修為的宗主也多有提防,故而,徵西王被人暗殺,三位世子將三位宗主排除在外。
只是,沈雲卻不知道這點,現在,其雙眉微皺,心下暗自苦惱。
想想也是,現如今,自己乃是接了“赤字令”,奉了宗門之命,來這寧國,秘密調查邊境慘禍。
哪裡知道,自己剛來,寧國就發生了徵西王身死的事情,而且,根據市井謠傳,這徵西王寧遠乃是被人殺害。
如此一來,事情可就大條了。
且不說這徵西王是不是被人所殺,單單其已經身死這個事實,就足以讓得寧國三足鼎立之勢立刻失衡,一場戰亂,只怕是免不了的了。
而且,這徵西王還是被人所殺,事情就更嚴重了。
徵西王手下統領的長寧帝軍眼見王爺身死,豈會善罷甘休,被仇恨矇蔽雙眼,無處發洩心中怒火的將士,只會將矛頭指向嫌疑最大的當朝天子,以及北涼王的。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真不知宗門知道此事,該作何感想,又該如何處理。
縱然五大宗門實力深不可測,且地位超然,處理起這件事情來,仍要頭疼萬分的。
畢竟,這可不是隻靠武力就能解決的,還要向長寧帝軍,向整個寧國的百姓有個滿意的交代,以堵住悠悠眾口。
如若不然,民怨沸騰,如何了得,總不能強勢鎮壓吧。
想到這裡,沈雲長嘆了口氣,只覺一陣頭大。
七日前,五萬修士大軍,以及四十五萬善戰的將士,早已駐紮在寧都之外,勢要進兵寧都,為徵西王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