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9章 阻擊

賣官鬻爵,這個成語在華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最初的統一王朝——秦始皇帝時代,它就有了“市場”。在史書典籍中有著明確的記載:“納粟千石,拜爵一級。”但是,那時還尚無“賣官鬻爵”一說,它的形成年代應該是秦王朝後面的一個朝代——漢朝。

據華夏史料記載,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不是賣官,而是鬻爵。

所謂鬻爵是指用爵位來換取糧食,與錢尚無干系,目的是救災。可以說鬻爵是國家在面臨自然災害時,因糧食不足而採取的應急措施。而賣官則始於漢朝——漢武帝時代。

稍讀一點史書的人,都知道漢武帝有雄心大略,邊關多事,國庫開銷甚大。採用爵位換取糧食的做法,早已不足以解決當時的問題。於是,他便出賣官位,以增加收入,支付那龐大的軍事開支。至此,賣官鬻爵才合二為一。

漢朝稱“賣官”為“貲選”,當初規定除有市籍的商人以外,凡繳納一定資財的,可以自備車馬服裝,到京師等候選用。後來又逐步擴大範圍,不僅解除了對商人的限制,還新增賣武功爵。

“主人,”系統抬頭看了看沙漠綠洲另外一位大魔頭宮殿式的府第,很老實地對在寧肖說。“這個大魔頭,要比前面的那一位聰明得多。這不,他還沒當上魔王,就到處許願,引來了許多小魔頭的投資,還附送上這麼一座豪華奢侈的大宮殿。”

“還沒有當上魔王,就如此賣官鬻爵。如若當上了魔頭,這魔界肯定在亂了套。”

“那你可以先行處理一下啊!”寧肖微微一笑,在提示著。

“嗯,我去跟他交交手再說!”系統就如此答覆著。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賣官鬻爵就變成了味,性質發生了變化,與其初衷越離越遠,成為各個王朝的君主搜刮民脂民膏的一種無恥手段(買官者的金錢最終會以不同的方式榨取於民,而且賣官的手法也不斷翻新。

例如東漢桓帝就採取了拍賣的方式賣官,官職不公開定價,誰出價高就賣給誰,而且只收通貨。漢靈帝更是“精明”,不僅“開西邸賣官”,成立了專門負責賣官的機構,而且還公開做“廣告”,在長安鴻都門外貼上斗大的金字:輸粟補官,二千石!高階官“錢二千萬

文;四百石!中級官“錢四百萬文……而且還允許賒帳,到任後限期加倍還欠。

一個叫崔烈的大富翁,僅用五百萬就買得司徒官位,靈帝為此很是懊悔:“早知如此,當標價千萬才是。”

不過,漢靈帝賣官雖然做得有些荒唐,但畢竟還屬於體制內的行為,具有國家的性質,且收入都歸了國庫。可是到了後來,賣官鬻爵竟發展到個體經營,成了“私營”性質”。

南北朝魏國寵臣元暉做吏部尚書,就曾公開賣過官,標價是:一等郡官帛二千匹,二等一千匹,三等五百匹。唐朝韋皇后和她的女兒安樂公主聯手賣官,只要交上足夠的銀兩,母女倆就用皇帝的名義通知中書省釋出“任職書”。

最可笑的要數唐昭宗時的宰相韋貽範了。他上臺不久,就靠封官許願的手段,撈了不少油水,屬於“貨未出手,先收訂金”。沒待他的許願完全兌現,他的母親死了。按照當時風俗,他被免職回家守喪。這一免職不要緊,可急煞了那些受封受許者,他們紛紛吵上門來,要求退還買官錢。韋貽範無奈,不待守喪期滿,便要求提前恢復了相位。他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還債——給那些債主們封官晉爵。

“主人!”

就當寧肖把手上的史書看到這兒時,傷痕累累的系統突然出現在了她的面前。驚得她不得不放下正在看的史書。

“怎麼回事?以你的身手,不應該受傷如此嚴重!”

“唉,主人!那魔頭身手也不錯,身上的法寶也很多,而且還很厲害!”

“哦!”寧肖想了想,就抬頭去注視正在給系統擦拭傷口的小香爐望去。

“真沒用!”小香爐一邊心疼地給系統擦著傷痕,一邊還在跟他嘟囔。“不就是一個魔頭,還把你揍成這樣?他有法寶,你也有啊!我就是天地間最厲害的法寶……”

“噗哧!”寧肖一笑。於是,她就對小香爐囑咐著:“待小柳傷好後,你就帶著他去會會那個魔頭吧!看看,小柳是否言過其實?”

“好嘞,主人!”小香爐回答得相當暢快。畢竟近來老是瞧著系統拳打四方,她的手都癢癢得不行了。

於是,寧肖又拿起了手上的史書。反正只要還沒有達到魔王顛峰級別的大魔頭,小香爐和系統都能應付得過來,用不著她出手。當然,那些活了無數萬年的老魔頭要除外。

在王朝最後一個朝代——清朝,賣官之風達到了頂盛。清朝稱“賣官”為“捐納”,透過“捐納”可以買到的官極為廣泛。

京官可買到郎中,地方官可買到高於知府的道員。對買官的人無任何限制,地主、商賈且不必說,連流氓、盜賊等也無一例外。“捐納”更有廣泛的用途:平民可以捐官;小官可以捐大官;虛銜可以捐實職;應處罰的可以透過“捐納”減輕乃至全部抵銷責罰;降革職的可以透過“捐納”官復原職;觸犯刑律的可以捐成無罪。

有一個名叫鄭廣的盜賊用偷來的錢買了個縣令,進而用金錢結交上司,很快升為按察使。這位“大人”見沒有人懷疑他,便重操舊業,在偷盜時被抓獲。在獄中,他還寫了一首歪詩,其中有兩句很是耐人尋味:“他人做官為做賊,鄭廣做賊為做官。”

明明是一方買一方賣,卻偏要說成“捐”,彷彿慈善行為。一個“捐”字,使皇帝老兒賣得體面,使“捐官”之人買得風光。“捐官”之人圓了官夢,皇帝老兒收了金銀,可謂兩全其美。“捐官”也是一種經濟投資,若“捐”得一個“肥缺”,三五年內,所花的“成本”收回,以後就白賺了。所以,那些捐成了官的人,上任伊始,十之八九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他們“捐官”才不幹“賠本賺吆喝”的傻事呢。

“賣官”,或作為一種制度,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明著暗著地存在於人類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它的弊端越來越暴露出來:第一,“賣官”弱化了官吏的理想信念,泯滅了官吏的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第二,“賣官”嚴重壓抑人才,降低官吏素質;第三,“賣官”加重了百姓負擔,加劇階級矛盾;第四,“賣官”毒化了政風和社會風氣,導致官場腐敗,暗無天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可以這麼說,“買官”最盛行的時候,也是官場最黑暗的時候。正如華夏的一位領袖在一次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嚴肅指出:“歷史上的腐敗現象,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敗。由於賣官鬻爵及其帶來和助長的其他腐敗現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滅的例子,在華夏的王朝社會是屢見不鮮的。”

……

“主人,我們……”

然而,當看到小香爐和系統相互攙扶著來到跟前時,寧肖就再也坐不住了。她只得扔掉手中的史書,要親自出面來處理這件事。

“尊上,這次來挑戰兩個傢伙,當真是厲害!”另一個魔頭的屬下跟在他後面,在提醒著。“幸虧你身上的法寶多。否則,爾等就要束手無策了。”

“哼!”另一個大魔頭冷冷一笑。“只是兩個小娃兒,又不是老魔頭,你們怕什麼!我壓箱底的寶貝還沒有亮出來呢!”

“哦哦!”一干屬從聽到魔頭如此一說,頓時放下心來。因為系統和小香爐的厲害實在令他們心驚膽戰。“尊上這麼一說,爾等總算是放下心來。”

“哈哈!”另一個魔頭大笑起來。他大手一揮,叫喚著:“我希望這次再能來一個更厲害的。那麼,我就可以讓他嚐嚐壓箱寶貝的厲害了。”

“是嗎?”寧肖劃破虛空而來,猛然地出現在那魔頭面前。“那我就想領教一下你的壓箱寶貝!”

“哇塞!”對於寧肖的突然而至,那魔頭的屬下們頓時一陣驚恐。在這樣來無影去無蹤的魔頭跟前,他們這些小羅羅只能充當炮灰用。

“哦!”那魔頭只是驚異了一下。然後,他咂咂嘴巴說:“看來,魔界還很有可能要迎來一位女魔王了——尤物,你如果想當魔王也行,但得過過我這跨下一關!”

“你放肆!”這下,寧肖勃然大怒。她再也不顧忌其他了,直接向對方下出狠手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