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錢!”
張庸回答的很乾脆。
這種經濟型的日諜。抓回去沒什麼用。
打死他,也是為了錢。
他們最大的作用,其實是現金奶牛。就是給日寇特務機關提供資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切斷他們的資金供給,就達到遏制日諜的目的。如果抓起來,效果反而不好。對兩年後不好。
這個日諜,兩年後自己還用得上。
只要抓住溫振平的把柄,兩年後,他就是很好的掩護。
如果日寇追捕,自己只要躲到溫振平的身邊,就相對安全。到時候,溫振平肯定公開身份了。
好像徐盛、田青元、溫振平這些日諜,在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肯定會搖身一變,變成日本人。他們肯定會接管很多中國企業。從而成為大財主。
他們可能還會在日寇內部,獲得比較高的地位。
兩年後,他們具備較好的掩護作用。一般的日寇軍隊肯定是不敢去襲擾他們的。
執行完任何以後,自己躲在溫振平家,日寇就搜捕不到。
和國軍一樣,普通的日寇軍官,也是非常害怕特高課、梅機關之類的。輕易不會冒犯。
自己不會日語,是最大的硬傷。
想要假冒日本人,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辦法,就是拉攏這些日本人下水,成為自己的幫手。
溫振平沉默。
他在非常非常艱難的抉擇。
如果他答應給錢,就等於是承認自己的日諜身份。
這一步,非常致命。
溫振平還設想了無數的可能。比如說,堅決不承認。然後反手舉報。
終究是不敢。
一旦舉報,自己就會成為嫌疑。
一旦成為日諜嫌疑,在復興社的監控下,自己肯定會露出蛛絲馬跡的。
幹這行的人都知道。想要不暴露,首要就是不能引人注目。不能被對手特別注意。一旦對手注意到自己,距離暴露就不遠了。
沒有誰可以做到天衣無縫。
“溫老闆,我敢收你的錢,你應該慶幸才是。”
“為什麼?”
“難道你不覺得,有我的保護,伱就不會被抓嗎?如果你被抓了,你肯定會供出我,對吧?”
“好吧……”
溫振平承認對方成功的說服了自己。
沒錯。只要給錢,自己就不會給抓。否則,肯定會將對方供出來。這肯定是張庸不願意看到的。
換言之,就是自己可以用金錢購買安全。
在金錢和酷刑之間,他當然是選擇前者。
“你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