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今世界,還可以給中國輸送武器彈藥的,只有蘇聯和美國。
蘇聯是陸地輸送。
美國是海洋輸送。
在抗戰爆發之初,蘇聯確實是援助了非常多的武器彈藥。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74軍。在德式裝備損耗以後,補充回來的,都是蘇式裝備。所以,中間有段時間,應該叫蘇械師。後來德國入侵蘇聯,蘇聯自顧不暇,才停止了援助。
那段時間,是抗戰最艱難的時期。
無論是果黨還是紅黨,都處在最低谷。日寇氣焰如日中天。
直到後來美麗國援助大量進入,第74軍又變成了以美式裝備為主。美械於是成為高大上的代名詞。新一軍、新五軍、新六軍等,都是美式裝備的傑作。
然而,美式裝備太依賴火力。一旦彈藥缺乏,就會非常痛苦。而中國的實際,又不可能提供幾乎無限的彈藥。所以,一部分美式裝備,反而成了累贅。
“從德國購買武器裝備,可能不太現實了。”張庸提前打預防針。
“為什麼?”楊麗初蹙眉,“我們和德國顧問團的關係挺好的。”
“我個人推測,德國可能和日本逐漸靠近。可能會形成軍事同盟。到時候,日寇自然會要求德國停止和我們的軍火交易。德國人肯定會照辦的。”
“你個人推斷?”
“對。我自己想的。雞蛋不能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可是,除了德國,也沒有其他人願意援助我們啊。”
“美國可以。”
“他們……”
楊麗初欲言又止。
美國其實沒有官方態度。都是軍火商自己決定。
其實,武器禁運什麼的,一直和美國都沒什麼聯絡。美國人也不遵守。他們也想向中國傾銷武器彈藥。然而,現實似乎總是在有意無意的規避他們。
國內主要的槍械,都是以7.92毫米步槍彈為主。或者以莫辛納幹為主。這是天然的優勢。所以,德式裝備具備先天性的親和力。最受歡迎。其次是俄式裝備。
為什麼說是俄式,不是蘇式?
因為莫辛納幹步槍,是舊沙俄時期的產物,大量流入中國。北方存量非常多。
然後是滇軍的法式裝備。但是隻有滇軍使用。
然後是英式裝備。主要是英七七等。英國人的護礦隊使用。有一部分流出。但是不好使。穀子地說的。因為配套的子彈難找。沒有子彈就是燒火棍。
相對來說,花旗中正(春田M1903步槍)的存量非常少。國內很少人使用。作為制式裝備,連裝備一個團的數量都沒有。中國人對它也沒什麼印象。
美國的軍火商想要在一片紅海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的確難度很大。
國府空軍地面警衛部隊,是唯一一支成編制裝備春田M1903步槍的中國軍隊。獨此一家,別無分店。但是數量太少。只有一萬多支。
“除了霍克3型,其實還有個研究型號可以關注一下。”
“什麼型號?”
“好像是P38,雙身惡魔。”
“什麼?”
楊麗初表示聽不懂。
張庸想了想,決定還是放棄仔細描述。太超前了。
眼下還是1935年,距離雙身惡魔P38出現還有三四年。現在說也沒用。萬一蝴蝶翅膀扇動,引起歷史的改變,那就不好玩了。歷史如果改變了,他就沒法做神棍了。
還是腳踏實地,努力撈錢吧!
自己的小金庫已經填滿,是時候為國家做貢獻了。
“洛克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