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
唐雪看著平板上的那張照片,還沒來及開口,床板忽然震動起來。
“汪汪!”
小白被這震動還有突如其來的燈光吵醒了,朝著大門口叫了幾聲,縮到了床底。
這棟只有兩層樓的活動房搖了起來,連帶著病床邊掛著吊瓶的鐵架一起晃動。
由於是臨時搭起來的房子,所以用的是老式的吊燈而非吸頂燈,燈泡隨著電線左右搖擺,燈光忽明忽暗。
蘇博士扶在了床邊,差點摔倒。
她扔開平板,保持住平衡後,對著唐雪說:“我扶著你,快點下床。”
唐雪在她的幫助下,離開了病床,兩個人躲在床與牆角的那個夾縫,左手邊是床頭櫃,右手邊是病床,身後是牆角,高度都越過了她們的頭部。
兩人埋下頭,用手護住頭部,二層樓的地方,只要頭部不遭受重擊,就算房子塌下來,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她們選的位置,同樣是有講究的,坐在這個位置,床頭櫃和病床還有牆角能構成一個支架,把落下來的輕鋼板擋住。
地震的時候,如果來不及跑到空曠的地方,最好就去牆角待著,去衛生間那樣狹窄房間的牆角,在牆角縮成一團,保護好頭部。
震動持續了好一會兒,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地震,但由於這間活動房沒有地基,採用了輕材料建造,所以震動會格外明顯。
事實上,這種建築結構更有助低預算下的減震,因為輕材料的質量小,地震力也小,就算塌下來,也不至於把人砸死,可能會受傷,但至少沒有生命安危。
反倒是磚房,很厚的牆,也許可以承擔更多的垂直重力荷載,但有時會引來更大的地震力,如果材料的強度不達標,頂不住大的地震力,就容易倒塌,把人砸死。
最好的抗震房之一是設計精巧的鋼結構房,但那不是幾天就能造出來的房子。
過了幾分鐘,地震終於停下了。
似乎活動房的線路出了問題,電燈的光熄滅了,平板的螢幕朝外散發出幽藍色的熒光,外面的工地上還亮著探照燈,餘光從窗戶那裡照進來,勉強能看到東西。
在地震開始十幾秒後,外面就響起了警報聲,所有人迅速從房子裡跑出去,集合到空曠的地方。
“我們也先出去,出去再說別的事情。”蘇博士扶著唐雪站起來。
經過十幾天的靜養,唐雪勉強能走路了,小白跟在她們的後面,一起下樓。
樓外站著排列整齊的隊伍,有人在點名,樓的入口就有人守著,似乎是剛剛趕來的,見到蘇博士後,他們站直了身子,統一敬了一個禮。
蘇博士微微點頭:“去空曠地方準備帳篷,可能還會有餘震。”
士兵們得到命令後立刻行動起來,很快空曠的地方就搭起了一頂頂帳篷,到處人來人往,拿來了照明用的燈和睡袋。
這處基地已經逐漸有了雛形,往外看過去,能看到外防線建立的哨塔和防線,圍繞著海線挖出了一圈戰壕一樣的坑,重灌坦克均勻分佈,還有軍綠色的戰車。
這道防線24小時有人站崗,全副武裝,裝備精良計程車兵架起了加特林,用鐵絲圈把周圍包裹起來,有無人機巡航,外面大概還有一片地雷區,完全是一片軍事禁區的模樣。
唐雪被扶到了一張露天擱置的床墊上,天空陰雲密佈,一陣陣潮溼的冷風從海面吹來,今晚的溫度很低,蘇博士抱來了一張棉質毛毯搭在她的肩上,那邊的柴油發電機組轟隆隆地響著,一個插線板被人牽引到這邊,連帶著一臺電熱水壺。
四五個人抱著帆布,往沙石地打粗重的丁卯,拉起一張很大的帆布,搭起一個方形的,空間寬闊的帳篷。
電熱水壺已經倒滿水插上電,水沸騰了,朝外冒出白色蒸汽,發出咕嚕咕嚕的冒泡聲。
一杯熱水遞到了唐雪的手邊,陶瓷的杯壁將水溫傳遞到她的掌心,暖和了她凍的發僵的手掌。
帳篷的簾子是敞開的,被掛了起來,能清晰地看到外面行動計程車兵。
這個環境毫無疑問安全又舒適,一切都有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