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9章

晚間,陸芸看著外間燃著的有些巍顫顫的,昏黃的燭火。

“明日你便開始暗中京中的那些青年才俊吧?還是提前有個準備的好,不然我這心裡頭總是不放心,萬一……”

今日蔣玉身上所發生的事情陸芸她開始意識到,女兒是真的長大了,即使如今才堪堪豆蔻。

可是依照她蔣國公嫡女的身份,還有今日在宴會上的驚豔。就算沒有去親眼見識到,只聽著京中躥橫的流言,陸芸也能想象的出,身為蔣國公的唯一嫡女,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露面,與傳聞之中巨大的反差,帶給其他人的震撼究竟有多大。

今日那所謂少莊主的事情倒是好說,聽著蔣琛傳回來的訊息,可能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朝廷都要和第一莊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那麼,不管那少莊主為什麼會在宴會上幫助蔣玉,聽說那少莊主平日的最是不羈的一個人,想來真的是一時興起,見蔣玉彈奏的好,才想要合奏的。朝廷為了安撫好這個合作者,肯定不會讓那少莊主第一次露面,便處於京都的風水浪尖之上。原來這京都,已然過去了十數年,還是有許多的人心心念著早已故去的戰王爺,曾經遠在邊關為他們撐起一片晴和的天,圍起一塊安和之地的戰王。

若是遠在靖州的長孫鴻旭此時聽到了這些話,也會高興的吧?

至於有的百姓說是這王忠完全的背信棄義,牆頭草的行為,蔣玉卻是不怎麼相信的。

雖然前一世的她身在內宅,並不能夠做到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聯絡,可是大明在相隔十數年,繼戰王之後,終於又大敗了蠻夷這樣舉國歡慶的訊息,她不可能不知道的。

雖然,那一世,並沒有像現在這樣鬧得聲勢浩大,卻仍舊是作為最新的戰事捷報,被京都的人們口口相傳,竟也是不失興味的唸叨了半月之久。

她知道,王忠立了如此戰果,也私下裡也曾向聖上請旨懇請回京,再看一眼被聖上留在京都照顧的小兒。哼,當初說什麼小兒年幼,不妨放置在京都,也好派人就近照顧著,說的倒是冠冕堂皇。

聖上這樣做的原因無非便是怕王忠一心念著戰王府,在邊城更是擁兵自重。

若是王忠的小兒在京都,那一切便都有所不同了。說是照顧,其實心裡稍微明白的人都知道,這王家小兒,是被聖上扣在京都,當作人質了。是的,在那一瞬間,穆連城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微微刺痛了下。

穆連城從來就不相信命中註定,可當他無意看向那個紅衣女子的背影,腦海中卻是顯現的一片火海茫茫。他不知道自己是在何處,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只是知道,總覺得那帶著灼熱溫度的火海里似是焚燒著一樣對於他來說,很是珍貴的東西。

因為,此時的他,總是不自覺地想要往那火海里奔去,想要伸手捉住著什麼。

無意識向前邁了小步,眼前的場景卻是陡然變換,翠綠的竹林,紅衣女子聽到了呼喚之聲,轉身朝便他們依次看來,待一一介紹後,恍惚,他聽見女子故作老成卻難掩其中稚嫩軟糯的悠悠然的聲音響起,“臣女蔣玉,見過太子殿下,五皇子殿下。”

也是此時,他才忍不住抬頭,極快地掃了她一眼,抿嘴,繼太子說完,才禮貌回道:“蔣小姐客氣。”52

雖然是一身極豔的裝扮,整個人卻是囫圇的小小一團,那雙好看的雙眸此時像是盛滿了星光,亮的出奇。

她的這雙眼睛真閃。

穆連城這樣想著。

近些年蔣國公府勢大,足夠與皇后母族的世姻家族,同為國公府的王氏家族相匹敵。

一聲輕緩的敲門聲響起,直到不間斷的三聲之後,才停了下來,門外,只剩下一連串的漸行漸遠的腳步聲,最後重歸寂靜。

穆連城聽見了外頭敲門的規律,聞著空氣中已經有些散去的有些嗆嗓的煙霧,已然冷靜了下來。轉頭看了眼一側的角落裡放置的一個沙漏,發現時辰還早之後,才又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桌案上昨日剛送來的,還未來得及翻看的公文,展開,細細批閱著。魏涯在說完之後,也沒有注意身後的長孫鴻旭聽了這話是個什麼表情。他因為長孫鴻旭的一句話,便要去苗疆了,那個他寧願受累將第一莊的年收入翻一翻,也不願再次踏足的地方。

依然土著臉色,魏涯垂著頭,渾身都散發著濃濃的抑鬱氣息,“此事我就是來告知你一聲,長孫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先回去了。”說罷,才出去。

長孫鴻旭聽著魏涯傳來的訊息,心裡便知朝廷是如何將他與蔣五小姐蔣玉之間的不實流3言壓下去了。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王忠以少勝多大敗蠻夷的訊息,這幾日,也該是傳來京都了吧?

原本他的本意便是想利用王忠的偌大戰功,來煽動大明的讀書之人,眾望所歸,皇上便是再如何的去堅持,也堵不住天下的悠悠之口,最終,長孫鴻旭想,皇上還是會選擇收回當年的那份聖旨,將王忠宣召回京了吧。

到那時,一旦王忠進京,如果他會老老實實,安分守己模樣,可能也會讓皇上放心,到時候再將小兒趁機養在身邊。最後,只要那王家小兒不同意,那皇上也不可能會在眾目睽睽之下,便做出那等多人孩兒,強行拆散一個完整家庭的動作。

可是,卻不想,這屆的皇上四處征戰了幾年,沒有體會到下層百姓生活的艱苦,看不到他們憤懣而又隱忍的眼神,裡面還有的,是對朝廷的絕望。

卻是學會了愈加的殘忍,不擇手段。哪裡還至於現在這樣,前幾年還在選什麼武林盟主。還有現在說的什麼天下第一莊的少莊主,聽聽,大明四國鼎立,大明朝廷就從來不敢說一句大話,可這些江湖人就是這麼的狂妄,天下第一莊,他們就敢這樣說,還光明正大的喊出來。

可是偏生,四國之間就沒有一個去反駁的。

若是其他的一些小門小派,觸犯了朝廷的利益,那他們便派遣軍隊,打也就打了。那些江湖人一向重視因果,這個時候,他們都不會上前摻和這些糾紛的。

可是,這個江湖之中成名已久的天下第一莊,卻是整個江湖公認的霸主,江湖之中大多叫的出名號的人物,要不就是第一莊的人,不然便是與第一莊交好的,還有一種,便是承了天下第一莊的恩。

這個時候,誰敢沒事去找第一莊的茬,是真的嫌自己活的不耐煩了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