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愛國教育
段飛又是從揚州到蘇州,然後又從蘇州到杭州再到寧波,這一截路他這兩年走了都不知多少趟了,
按照奚秋蟾的理論,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都應該採取聯防之策,不過四月轉眼即至,段飛只能主要著眼於江浙福建,山東與廣東則只以公文的形式指引當地官府採取行動。
錢塘江口外島嶼眾多,不過陳錢山、嵊山、羊山、舟山、岱山、普陀山地理位置較為重要,段飛打算現在這幾個地方建立前哨和海軍基地,針對倭寇的船小質量差數量也不多的情況,段飛決定在這些前哨基地中派駐些中小型的快船,裝四到八門佛郎機炮就足夠對付,這型別的船直接從何海與烏海雁那裡買就行,改裝也花不了多少時間,而福建月亮灣旁的軍事基地裡源源不絕地造出各式槍炮,已能滿足海軍的需要。
對段飛來說造船挖海建基地開碼頭都不是難事,難就難在那些衛所兵連在家鄉駐紮都不肯賣力,又如何肯跑到孤懸海外的小島上去當一個辛苦的哨兵呢?
經過一番思考,段飛開始在江南、福建等地展開愛國主義宣傳教育。
一夜之間愛國抗倭的口號貼得滿大街都是,愛國的歌曲也以報刊登載的形式向整個沿海傳播,那些膾炙人口的愛國歌曲被段飛稍加篡改再請江南名士修飾一番後就出來。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
好聽的歌是可以跨越時間界限的,這些歌曲迅速傳開,段飛‘創造’的簡譜也迅速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順帶著阿拉伯數字也得到了大力推廣。
段飛請來許多人言傳身教,在正確的引導下,愛國主義思想開始生根發芽,三月初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了,三月八日,錦衣衛與蘇州、揚州、杭州等各地官府合作,展開海軍官兵現場招募會,會上響起一首首最近迅速傳播膾炙人口的愛國歌曲,最後壓軸的一首歌是經過段飛篡改的大合唱——《保衛海疆》!
(朗誦……)
中華民族的兒女啊,
誰願意像豬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們抱定必勝的決心,
保衛大海!
保衛江南!
保衛咱大明!
(合唱)
風在吼。
雨在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