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隨聲附和,呼聲愈演愈烈,青青一蹙柳眉,輕啜道:“這般無聊文人,實在惹厭。”
文徵明卻道:“在下常聽伯虎兄說及段大人的傳聞軼事,也頗想見識一下,段公子可願一試?”
“就是啊,段公子,我家小姐也對你讚譽有加,你就露一手給下面那些人看看吧。”小蝶生怕段飛不出醜地鼓動道。
段飛見青青和唐伯虎都期盼地望著自己,他只好苦笑道:“如此……我只好獻醜了……”
他一面思索一面站起來,嚮明遠樓朝向秦淮河的窗戶走去,望著天上明月和人間勝景,他突然記起了一首詩……
樓下觀望著的人見一青衫文士來到窗邊,仰首望天,他們漸漸地靜了下來,萬眾矚目地等著,等著……
段飛吸了口氣,排開一切雜念,抑揚頓挫的朗聲吟道:“
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
人間天上,歌起舞飛旋
鳳鳥還巢,更無狼煙
寂寞了美嬋娟。
波湧萬種纏綿,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雲將月蔽,心想太平萬萬年……”(注1)
段飛一詩吟畢,臺上臺下一片啞然,這首詩不僅言詞優美,尤其難得的是意境與今日中秋及花會相當貼切,順帶還和諧了一把,戰亂剛止,太平盛世誰不想啊?現場文人才子眾多,自然聽得出其中奧妙,普通百姓也覺得段飛吟得朗朗上口很是好聽。
懷疑的目光變成了崇拜,或是嫉妒,剛才說話的那人搖頭嘆道:“罷了,罷了,段公子果然高才,此詩意境高遠,比當年七步成詩的曹植亦不遑多讓,在下佩服,敢問此詩何名?”
段飛心道要麼不做,既然做了初一,就連十五一起做了吧,他自矜地微微一笑,朗聲答道:“此詩名叫‘彩雲追月——中秋’。”
樓下觀望的人紛紛低語起來,有的甚至拿出紙筆開始抄錄,只聽段飛轉頭向裡面說道:“唐先生,在下已替這首詩譜了曲,你與文大師還有青青姑娘替我參詳參詳,若青青姑娘覺得不錯,在下斗膽請唐大師彈奏,青青姑娘伴唱,不知尊意如何?”
“好啊!”樓下的人唯恐天下不亂地歡呼起來,唐伯虎望向青青姑娘,青青恬然一笑,說道:“青青敢不從命麼?段公子請賜教。”
臺下安靜下來,只見明遠樓上過了一陣之後錚錚聲響起斷斷續續的琴聲,大家知道那是有人在試彈曲調,因此都不敢出聲打擾,千百人都在翹首以望,比貢院開考還要肅靜敬仰。
終於,唐伯虎的聲音豪放地笑道:“青青姑娘,老朽已準備好,可否開始了?”
青青嗯地一聲,說道:“青青獻醜了,唐大師請!”
琴聲再起,活潑流暢,恍惚間大家不禁翹首向天空望去,浩瀚的夜空似乎都與琴聲融為一體了,中秋的燈火讓天上明月不再孤寂,一朵朵彩雲似乎正伴月而眠,就在這時,青青姑娘的清甜歌聲無比貼合地響起,毫無突兀之感,融入夜空之中猶若天籟。
“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
人間天上,歌起舞飛旋……”
青青姑娘不僅在唱,她還乘歌而起,翩翩起舞,只見她的舞姿飄逸如雲,隨歌而起隨歌而落,就如天上的彩雲,乘風逐月,嬉玩遊戲,情態逼真、意趣盎然,臺下的人都被那琴歌和鳴之聲吸引,渾然未覺臺上青青姑娘正在翩翩起舞,段飛望著青青那沉浸在歌舞之中的專注模樣,暗吞了口唾沫的同時,心中有些慚愧,他是不是一直誤會這個女孩子了?
歌聲漸遠,青青姑娘伏在地上,姿態優美之極,就如一朵牡丹變幻人形,正躺在花瓣之上靜靜而眠,琴音也漸漸低了,唐伯虎暗歎了一聲,閉目不語,剛才這一曲耗費了他許多精神,需得休息片刻才行,歲月無情啊。
“小姐……”小蝶和小蜻直到琴聲歇了一陣才發現自己小姐正躺在段飛懷中,她們不禁驚呼一聲,搶上幾步,就要將段飛推開。
“不得無禮。”青青及時呵斥一聲,她纖手慵懶無力地撩開遮住臉龐的秀髮,露出一張絕世的容顏,她朝段飛微微一笑,說道:“多謝段公子,青青太出神了,竟連體力不支都沒感覺到。”
段飛望著她那不同尋常的豔紅面孔,擔憂地說道:“青青姑娘,莫非你身體不適?”
青青姑娘搖搖頭,說道:“青青自幼多病,一貫如此,今日原本就有些倦意,聽了公子的詩及曲子,又有唐大師彈奏,忍不住興致大發隨歌起舞,以致體力不支,讓段公子見笑了,小蝶,去取我的藥來,小蜻,扶我到椅子上坐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