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說道:“子度兄沒聽到他們自報姓名嗎?”
孟達喃喃道:“李詡,賈儒,”唸了數句,孟達卻是說道:“只是普通人名罷了。”
法正聽得,無奈道:“子度兄且將兩人之名換轉。”
孟達聽得,念道:“李儒、賈詡”忽然大聲說道:“李儒,李文憂;賈詡,賈文和?”
法正苦笑了一下,道:“正是他們兩人。子度兄實在太急了,只怕給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
孟達聽完之後,有些手足無措道:“這個,這個,孝直亦知達天性如此,,這,,這如之奈何?”
法正笑道:“子度兄勿急,他們皆是名滿天下之名士,想來亦不會對些許小事計較,如若日後當真投到張繡麾下,子度兄只需展現才華,想來二人亦不會為難。”
法正說完之後見到孟達還是一面不信的樣子,便笑了笑,說道:“子度兄若是不信,只看此書信便知。”說完便將書信展開,遞給孟達。
孟達接過之後仔細看了一遍,現這推薦信上面果然有寫上自己的名字,原本還略有不安的心當即定了下來,而後向法正行了一禮道:
“多謝孝直。”繼而問道:“孝直,如今我們可是去宛城?”
法正奇道:“去宛城作甚?”
孟達揚了揚手中的推薦信,說道:“當然去投大司馬了。”
法正說道:“張繡是否明主尚未能斷,如何能草率作決定呢,子度兄這急性子卻是要改一改。”
孟達笑了笑,問道:“那孝直以為我們現在當去何處?”
法正說道:“且在上庸郡各縣遊歷。之後再往南陽郡各縣,最後才去宛城。相信這段時間。已經可以讓正看出張繡是否明主了。”
這邊法正和孟達就開始在上庸郡以及南陽郡遊歷,走了兩個月才到宛城。
且說回這邊,張繡每日都會收到暗影所記錄下法正以及孟達兩人的言行,自然法正所說的那些精闢言論張繡亦知道,對於法正的才華,張繡已經不再是單憑記憶了,而走了解了不少。
張繡匆匆到得大廳,見到兩名年輕人已經在下正襟危坐,兩人見到張繡到來,雖然對張繡的年齡早有所知。但見到果如外間所說一般年輕。兩人亦掩蓋不了驚訝的神色。兩人對著張繡拱手一禮道:“草民法正孟達見過大司馬。”
張繡點了點頭,說道:“兩位到此來何事?”
法正微微一笑,說道:“為求官而來。”說完從懷中取出一信,胡車兒見得下去將信取來給張繡。
張繡並沒有將信開啟,反而問道:“文和以及文憂都說過孝直有大才。緣何會用到這一封推薦信呢?”
法正笑了笑,說道:“此信對主公來說可有可無,相信主公亦不會單憑此信而不考正之能力就委以重任,是千里馬還是劣馬,一試便知。但正持此信求官,當可為主公迷惑各地諸侯,外人只會以為正乃是攀附而無真才實學之徒,進而輕視於正。而此卻是正有利於主公,若日後交戰,其輕視於正,主公自可趁機破之。”
張繡聽得,微笑道:“如此豈不是委屈孝直?”
法正答道:“為主公計,些許名聲不值一提。”
張繡大笑道:“法孝直果然大才,既然如此,本將就封孝直為軍師祭酒,為本將出謀,子度允文允武,就到正右手下任主薄。”
兩人聽得,高聲應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