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對門而坐,泛著青茬的光頭在燈光下閃閃發亮,映得橫過鼻樑的刀疤越發猙獰扭曲。
這就是潔字堆的坐館靚東。
他本來叫疤東,因著被嘲笑,追砍對方大半條街,兇名大著,由此改名為靚東。
潔字堆本來已經勢微,只能勉強守著陀地四周一小塊地盤,是靚東帶著手下生生砍通士丹利街,最終打成清一色,使潔字堆重新成為十四號中數得著的大字堆。
這人敢打敢拼,心狠手辣,但絕對不是輕狂之輩,突然間開口就向文小敏要三成水貨生意,而且就趕在迴歸之前,擺明了是背後有人,想借著港府變天的機會,強搶水貨生意。
如果文小敏答應了這三成,怕是接下來就是六成九成直到要走全部。
敢有這種胃口的,絕不會是普通的江湖大鱷。
香港所有的江湖幫派往背後深挖,其實都有不一般的背景。
任何江湖風浪都必然要有大水喉放水才能卷得起來。
就好像十四號的創始人就是當年國軍中將。
雖然如今已經一盤散沙,字堆各自為戰,只為利益廝殺,但並不意味著他們背後不會有其他聯絡。
文小敏對此心知肚明。
但她卻不深究這背後根源,只盯著靚東來打。
這就把整個事件侷限在了江湖爭鋒上,無論勝敗都不會有大隱患。
不過,這是她的想法,不是我的想法。
我到港就找文小敏,不僅僅是要處理胡東風,更是要借她的力量在香港顯聖揚名,在最短時間內立地稱神仙,把名聲傳遍整個東南亞,讓有心人都知道我在香港立了道場,無論是想尋仇的,還是想求救的,都要到這裡來找我。
顯聖揚名,傳統做法是先搞小抬轎,再來大張弓,循序漸進,層層推進。
不過時代不同了,而且我之前有在香港顯聖的底子,現在要做的就是重現當初顯聖那一幕,讓所有人都重新記起屋邨那個神仙降臨殺妖除魔飛劍斬人的雷雨之夜。
收取過境陰兵,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但還不夠好。
想立地顯出通天名,就得需要更盛大的演出。
更盛大的演出,需要足夠多足夠豐富的觀眾。
砵甸乍街就是我選定的演出地點。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所有人都會看到這場演出。
知道的,不知道的,想知道的。
明面上的,暗地裡的,還有潛藏深淵的。
這場演出,既是張弓揚名,也是施餌釣魚。
我點起三炷香,插在視窗上方,稍待片刻,等煙飄進房中,便一翻身,穿窗而入,落到靚東對面位置那人身後,輕輕一拍他的肩膀。
那人木然起身讓座。
我坐到他的位置上,瞟了桌上牌面一眼,隨手打出一張九條,對靚東道:“靚東,誰指使你去搶文小敏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