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府內,才喝了茶,就見得魯舒蘭,帶著一個少女前來。
“父親大人!”這個肌膚如雪,體若明玉的少女,上前就行禮,然後微笑
“哦,原來是晴依啊!”這是三女李晴依,方信此時,已經靈機大動,不需要說,就立刻明白了一些,她今年已經十五歲了。
仔細打量,就見她身上都是那種清明細膩的氣息,自然不知民間疾苦,絲羅裙衣,低胸束腰,這是大楚傳統仕女裝。隱約可見嬌膩無暇地肌膚。
方信微笑,這個女兒大了,是嫁出去的時候了,大楚出嫁甚早,一般來說,十五歲的確是時候了。
正妻何瑤。有子李昌君,今十五歲。是嫡長子
平妻何容,有長女李馨。今十五歲,有子李翔,排行第三,今十二歲
平妻蘭姬,有庶長子李凝文。今已十七歲,又有三女李宓。今八歲
平妻魯舒蘭,有四子李紀智,今十歲,有二女李晴依,今十五歲
方信的這個身體,控制的很好,算是雨都有,而且這些年來,基本上沒有沾染其它女子,沒有收妾。其它子女自然更不要說了
方信望向平妻魯舒蘭。她帶著女兒李晴依前來,當然有些用意——先前方信勤忙於戰事。勵精圖治共圖大業,這幾個女子都是聰明人,不會打攪,現在蠻司已平,這女孩兒的事情,可耽誤不得了。
不過,一開口,卻也不是這事,魯舒蘭略帶有悲色,說著:“夫君,家裡報喪,我父已經薨了。”
“哦!”方信一驚,十數年來老魯侯地笑容模樣,就浮現在心中,片刻之後,他低聲嘆地說著:“夫人且節哀,中壽不過六十,六十八不為少了。”
“這妾身知道,據說是無疾而歸,是善終。”魯舒蘭嘆地說著,遲疑了會,她說著:“夫君,我想……”
“二千里,多戰事,回去親祭是不可能,你又不是兒子,在家遙祭卻是合禮。”方信打斷了她地話,擺擺手說著。
“妾身哪有這不知禮地,只要遙祭就可,妾身想說的是,魯家來人了。”
“哦,通知者是誰?”
“我二哥的次子親來了,你也認識,是魯銘。”
“原來是魯銘啊,快快叫他進來說話好了,恩,晴依,你代我迎接一下你的表哥。”方信溫和的說著,他對子女都算不錯,在這個時代地人看來,甚至有些過於寵愛了。
見她拉著裙角出去,本朝男女禮制,還算寬鬆,而且魯舒蘭還有一些心思,卻也覺得稍失禮,正想說什麼,卻見自己的夫君,從女兒身上收回目光——她身帶護體之光,紫氣更是隱隱,顯是比以前更強了
卻是方信成蛟,水漲船高
方信淡然說著:“你地心思,我也知曉,無非是親上加親,不過,我家的規矩,向來是女兒自擇,魯銘之事,看他福份罷!”
他本心是不太願意,主要是血緣太近了,但是這個時代,表上加親,卻是理所當然。
而且,在方信的心目中,自家女兒,自然是日後的公主,是天潢貴,並且家教該嚴處嚴,該松處送,所以知書達禮,方信覺得宋朝的公主教育就很不錯了——再說,自家基因也是很高,多出美女俊男,方信又自持天人大丈夫,根本不必靠聯姻的事情來解決一些政治上的問題,所以就早早立下規矩了。
這些年來,方信威權日盛,連親近女子都感覺到深不可測,既然說了,魯舒蘭也就不再說話,顯是認可了。
而且,這次少年來,當然最好的結果,就是能聯姻——方信現在位登侯位,官拜極品,手掌十萬大軍,已經遠超過老魯家的真實實力了,在此亂世,自然是顯赫。
其次就是就算有所不成,也要入得幕府了吧,這算是很普遍的大家族現象,家族再大,也有旁支,一些遠宗旁戚自然不可能得到照顧,也可投靠其它大族,以籍以重新獲得更好地機會和待遇。
這次,老魯侯去世了,除了長子繼承爵位,其它各房就難說了,雖然親戚關係還很近,但是也要未雨綢繆,這次走自己地路線,也算是一種投資了
這裡面的關係和用心,方信自然明瞭,果沒有多少時間,一個大概十七八歲地少年,身穿青杉,顯是已經有了功名,就隨著女兒進來,才入得門來,就立刻跪在地上:“魯銘拜見侯爺。”